
floating dock
drift; float; fluctuate
【計】 float
dock; shipyard
【經】 shipyard
浮動船塢(floating dock),又稱浮船塢,是一種特殊的水上工程船舶,其主要功能是通過自身沉浮實現船舶的進塢、支撐和出塢操作。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結構定義
浮動船塢是由底部浮箱、兩側塢牆及配套設備組成的U型或矩形浮體結構。其主體為水密艙室,通過控制艙内壓載水的注入與排出,實現整體下沉或上浮 。
工作原理
$$ rho g V = W{text{ship}} + W{text{dock}} $$ 其中 $rho$ 為水密度,$V$ 為排水體積,$W$ 為重量。
核心功能
技術參數範圍
能力指标 | 典型值 |
---|---|
舉力 | 1,000 - 100,000噸 |
塢長 | 80 - 400米 |
工作水深 | 5 - 15米 |
根據結構差異分為三類: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場景 |
---|---|---|
浮動船塢 | Floating Dock | 通用術語 |
沉浮控制 | Ballasting/De-ballasting | 壓載水操作流程 |
舉力 | Lifting Capacity | 最大承載船舶重量 |
塢牆 | Wing Wall | 側壁結構 |
《浮船塢安全規範》(需官網檢索文檔編號 MSC/Circ.1216)
《浮船塢入級與建造規範》(2023版第6章)
Principles of Naval Architecture Vol.III, pp.217-229
注:部分鍊接需訪問機構官網查詢文檔庫,直接鍊接可能因動态更新失效。曆史技術演進可參考《船舶工程史》(Smithsonian Press, 2010)。
浮動船塢(又稱浮船塢)是一種用于船舶修理、建造或維護的可移動式水上工程設施,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控制自身沉浮實現船舶的托舉和作業。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
浮動船塢是一種凹形槽狀平底船,兩側有塢牆,前後端敞開,可通過調節内部水艙的注水或排水實現沉浮。它通常由鋼結構或鋼筋混凝土構成,具備靈活移動和適應不同水域的特點。
結構組成
主要用途
操作原理
通過向水艙注水使船塢下沉,待船舶駛入後排水上浮,将船體托出水面進行作業。
在漢語中,“浮船塢”也被比喻為提供安全穩定環境以處理複雜事務的場所,例如安靜的辦公室或實驗室。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參數或案例(如大連30萬噸級浮船塢),可參考相關工程文獻或行業報告。
阿那佐林鈉邊緣科學玻璃似的波平捕魚場差示電流斷續器充滿的醋化器電樞螺釘電子振動光譜動力平衡二進轉訊法芳族氨基酸浮雕片複式傳熱旋轉幹燥器黃膽紅酸化學吸附鍵箭袋肩峰反射焦甯膠樣骨髓繼承亡妻遺産的男人菌亭素卡藜油可置換性羅森海姆氏試驗撇取廠舌表皮脫落生産性財産雙氫青黴素F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