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diving attack aircraft
dive; nose down; swoop
attack plane; attacker
【机】 attack aeroplane
俯冲攻击机(Dive Bomber)是军用航空器的一种战术机型,其核心作战方式为通过高速俯冲接近目标并投放弹药,实现精准打击。该术语在汉英军事术语中对应"Dive Bomber",具有以下专业特征:
战术定义与设计原理 俯冲攻击机采用特殊气动结构(如空气刹车襟翼)控制俯冲速度,通常以60-90度角高速下降,在低空完成投弹后快速拉升脱离战场。这种设计可规避防空火力并提升投弹精度,尤其适用于舰船、装甲部队等移动目标打击。
历史应用与典型机型 二战期间德国Ju 87"斯图卡"(Stuka)配备发声装置制造心理威慑,日本D3A"九九式"参与珍珠港事件,美国SBD"无畏式"在中途岛战役击沉四艘日军航母。此类机型在1940年代达到战术应用峰值。
技术局限与战术演变 受限于低空飞行高度(通常低于3000米),俯冲攻击机易遭受高射炮和战斗机拦截。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发展,现代战斗轰炸机已取代其战术地位,但俯冲投弹原理仍影响现代对地攻击战术。
专业参考资料:
俯冲攻击机是一种结合俯冲轰炸战术的对地攻击机型,主要用于精准打击地面或水面目标。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俯冲攻击机源自二战时期的俯冲轰炸机(如德国Ju-87“斯图卡”),其核心特点是以大角度(通常超过45°,甚至垂直)高速俯冲投弹,通过缩短弹道距离显著提高命中精度。相较于水平轰炸机,其载弹量较小,但机动性更强,适合执行战术任务(如摧毁工事、坦克等)。
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普及,传统俯冲攻击机逐渐被多用途战斗机和无人机取代。现代攻击机(如A-10)更多采用低空平飞投弹或发射导弹的方式。
(注: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机型或战例,可参考来源网页。)
闭合用户群指示必须执行的指令不可约树不理会的担任等压热效应递归下降分析程序定货供应成本地址锁存选通海柯精酸和数读出患气喘的交界解离能己基晶体分析克罗丙胺蛎壳状的铃兰属论件名誉契约脑石排它型锁判定逻辑电路旁特异性的腔静脉瓣腱膜轻惊厥蛇渗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