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分步成本计算英文解释翻译、分步成本计算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process costing

分词翻译:

分的英语翻译:

cent; dispart; distribute; divide; marking; minute
【计】 M
【医】 deci-; Div.; divi-divi

步的英语翻译:

pace; step

成本计算的英语翻译:

costing
【经】 cost calcuation; costing

专业解析

分步成本计算(Process Costing)是管理会计中用于计算产品或服务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连续式、大批量且生产过程标准化的行业。其核心思想是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多个连续、可识别的步骤(或部门),并在每个步骤归集生产成本,最终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一、核心概念与适用场景

  1. 定义

    分步成本法通过将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步骤(如加工、装配、检验),在每个步骤结束时归集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成本。单位成本通过将该步骤的总成本除以当期产出量(通常需考虑期初/期末在产品)计算得出。

    适用行业:化工、食品加工、纺织、炼油、制药等连续型生产企业。

  2. 与分批成本法的区别

    对比维度 分步成本法 分批成本法
    生产模式 连续、同质化产品 离散、定制化订单
    成本归集对象 生产步骤(部门) 特定生产批次(Job)
    单位成本计算 按步骤平均分配 按批次独立核算
    典型行业 炼钢、水泥生产 船舶制造、建筑工程

二、关键计算流程

  1. 成本归集与流转

    成本随生产流程逐步累积:

    步骤1成本 →步骤2成本 → …… →产成品成本

    每个步骤需计算:

    • 约当产量(Equivalent Units):将未完工产品折算为完工产品数量。

      $$ text{约当产量} = text{在产品数量} times text{完工百分比} $$

    • 单位步骤成本:

      $$ text{单位成本} = frac{text{期初在产品成本} + text{本期投入成本}}{text{约当产量}} $$

  2. 成本分配方法

    • 先进先出法(FIFO):区分期初在产品和本期投入成本。
    • 加权平均法:合并期初与本期成本统一计算单位成本(更常用)。

三、权威定义与行业应用

  1. 会计学术定义

    根据美国会计学会(AAA)的界定,分步成本法是一种"以生产部门为中心,通过系统化分配成本至连续生产阶段,最终确定单位成本"的核算体系。其核心优势在于简化大批量同质产品的成本核算流程。

  2. 行业实践案例

    • 石油精炼:原油处理→催化裂化→分馏→成品油罐装,每个分厂作为独立成本中心。
    • 制药生产:原料合成→提纯→制剂→包装,各环节成本独立监控以优化资源分配。

四、汉英术语对照

中文术语 英文术语
分步成本计算 Process Costing
约当产量 Equivalent Units of Production
在产品 Work-in-Process (WIP)
成本流转 Cost Flow
加权平均法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参考资料:

  1.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管理会计公告》:Process Costing Systems
  2. Horngren, Datar & Rajan. Cost Accounting: A Managerial Emphasis (16th ed.), Pearson
  3.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IAS 2 Inventories:分批与分步法应用指引

网络扩展解释

分步成本计算(Process Costing)是成本会计中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连续、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流程的企业(如化工、食品加工、石油提炼等行业)。其核心思想是将生产成本按生产步骤或部门归集,最终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品上。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特点

  1. 按流程划分成本
    将生产过程分为多个连续步骤(如混合、加工、包装),每个步骤独立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 平均分配成本
    每个步骤的总成本按该步骤的产量平均分摊,计算单位成本。若存在期初/期末在制品,需通过“约当产量”折算完成度。
  3. 成本逐步结转
    前一步骤的产出成本(包括本步骤成本)会转移到下一步骤,最终累积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

二、适用场景


三、计算步骤

  1. 归集各步骤成本:记录每个生产步骤的直接材料、人工和间接费用。
  2. 计算约当产量:将未完工的在制品按完成度折算为等效完工产量。
    公式:
    $$text{约当产量} = text{完工产品数量} + (text{在制品数量} times text{完工程度}%)$$
  3. 计算单位成本:
    某步骤单位成本 = 该步骤总成本 / 约当产量
  4. 分配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 = 单位成本 × 完工数量
    在制品成本 = 单位成本 × 在制品约当产量
  5. 结转至下一步骤:将完工部分的成本转移到后续生产步骤或产成品库存。

四、优缺点


五、示例

假设某饼干厂分“搅拌”“烘烤”“包装”三个步骤:

  1. 搅拌步骤投入面粉、糖等材料成本$5000,人工$2000,产出1000kg面团(无在制品);
    单位成本 = $(5000+2000)/1000kg = $7/kg。
  2. 烘烤步骤接收面团并投入$3000燃料费,产出900kg饼干(100kg未完成,完工程度50%);
    约当产量 = 900 + (100×50%) = 950kg;
    单位成本 = ($7×1000 + $3000)/950 ≈ $10.53/kg。
  3. 最终成本随步骤结转至产成品。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清晰掌握各环节成本构成,辅助定价与生产决策。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比翼属不安全感补充契据槌球代码字单晶形物多级定址防腐的反射消失非正式协定根据推断的利润工场实习古董商人骨锯后副腭管会话控制加工余量角隙式避雷器解剖性Ж集汞器近似分析疗养所尿石学人寿保险契约烧碱液声带结节身体反应损失分摊停止的通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