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van Ermengen's method
model; pattern
angstrom; dust
【化】 angstrm
【医】 angstrom; tenthmeter
like so; you
class; door; gate; gateway; ostium; phylum; school
【计】 gate
【医】 binary division; hili; hilum; hilus; phylum; pore; Pori; porta; portae
portal; porus; pyla
【经】 portal
base; cause; foot; origin; radix; root; source
【化】 radical
【医】 rad.; radical; radices; radix; rhizo-; root
family name; surname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范埃尔门根氏法(Van Ermengem method)指由比利时细菌学家埃米尔·范埃尔门根(Emile van Ermengem)于1896年创立的、用于分离和鉴定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及其毒素的经典微生物学技术。该方法在食品安全和医学诊断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核心原理与操作如下:
利用蛋白胨-肉消化液培养基,在严格厌氧条件下培养疑似污染样本,促进肉毒杆菌生长。
将培养滤液注射至实验动物(如小鼠),观察特征性神经麻痹症状(如呼吸困难、肌肉瘫痪),以确认毒素存在。
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生化试验(如脂酶反应)鉴定肉毒杆菌菌株。
van Ermengem, E. (1897). Über einen neuen anaeroben Bacillus und seine Beziehungen zum Botulismus. Zeitschrift für Hygiene und Infektionskrankheiten. DOI: 10.1007/BF0222052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Foodborne Disease Surveillance: Botulism. WHO Guidelin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1). Laboratory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of Botulism. CDC Protocol.
注:中文译名依据《微生物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2年)规范,英文术语为国际通用表述。
“范埃尔门根氏法”(van Ermengen's method)是一种用于微生物学或医学领域的染色技术,具体涉及以下内容:
术语来源
该名称源自外语音译,对应的英文为“van Ermengen's method”。“范埃尔门根”是人名(可能指比利时微生物学家Émile van Ermengem),后缀“氏法”表示这是一种以研究者命名的实验方法。
应用领域与用途
主要用于鞭毛染色,即通过特定的化学试剂和步骤,使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鞭毛结构在显微镜下更易观察。鞭毛是细菌运动的重要器官,染色后有助于研究其形态与功能。
方法特点
根据资料描述,该方法可能涉及使用媒染剂(如鞣酸)或染料(如碱性品红)对样本进行预处理,以增强鞭毛的着色效果,属于微生物学常规染色技术之一。
补充说明:由于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且信息有限,建议需要具体操作步骤或原理时,进一步查阅微生物学实验手册或专业文献。
霸道的苯基海硫因酸拆线成层语言初恋初始问题从弹簧锁钥匙达松发尔仪器窦林格氏环反向速度复阅钙化醇贡献价值光电管阴极环甲的克文氏乳比重计兰科联并畸形掳获物米纳瓦背心柠檬姜强迫循环人身保护权输出状态水力发电厂肽硫霉素探险队铁细菌维尔纳配位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