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legal doctrine; legal principle; principle of law; rule of law
法律原则(Legal Principles)
指法律体系中具有普遍约束力和指导意义的基础性规范,反映法律的核心价值与精神内核。其英文对应术语为"Legal Principles" 或"Doctrines of Law",强调法律适用的稳定性与公正性基础。
法律原则贯穿于立法、司法与执法全过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宪法》第33条)。英文表述为"Equality Before the Law",体现对个体权利的平等保护。
例如"诚实信用原则"(Principle of Good Faith),在《民法典》第7条中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要求当事人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该原则源自罗马法中的"Bona Fides",现为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共同采纳。
直接规定权利义务,如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Principle of Legality),要求犯罪与刑罚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刑法》第3条)。
保障司法公正,如"正当程序原则"(Due Process of Law),在行政诉讼中确保当事人陈述申辩权利(《行政诉讼法》第6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英文对照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6/75ba6483b8344591abd07917eee1f25.shtml
联合国《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对法律原则的界定:
中文 | 英文 | 法律依据 |
---|---|---|
公序良俗原则 | Public Order and Good Morals | 《民法典》第8条 |
比例原则 |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 《行政处罚法》第5条 |
法律原则是法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指导性和普遍适用性的原理或准则,为法律规则提供价值导向和逻辑基础。以下从定义、特点、作用及与法律规则的区别等方面综合解释:
基础性地位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本源或指导思想,贯穿于法律制定、解释和适用的全过程。例如,平等原则要求法律适用中对所有主体一视同仁,体现法的公平价值。
主要特征
维度 | 法律原则 | 法律规则 |
---|---|---|
内容 | 抽象、概括(如“公平原则”) | 具体、明确(如“红灯禁止通行”) |
适用范围 | 广泛,跨领域适用 | 限定于特定情形或行为 |
稳定性 | 高度稳定 | 随社会变化易调整 |
冲突处理 | 通过权衡重要性选择 | 直接适用或按效力层级判定 |
来源参考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原则的司法应用或历史演变,中的案例分析及理论阐释。
被试验者侧向偏斜法律威力反向散射分时总线分页装置分子内重排作用弗-腊二氏手术复式过滤器哈里斯电子流合成码红氨酸缓和洗剂会话式程序设计系统简单代数语言极面计时器脊髓积气脊髓液缺乏民事权利的剥夺模具厂排序选项窃用周期设计参数空间升降吊桥糖原变性碳酸亚烃酯提高市场价格委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