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沸石英文解释翻译、发光沸石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flokite
分词翻译:
发光的英语翻译:
irradiate; radiate; shine; be luminous; blaze; gloss
【计】 luminesce
【化】 luminescence
【医】 luminescence; photogenesis
沸石的英语翻译:
zeolite
【化】 zeolite; zeolites
【医】 zeolite
专业解析
发光沸石(英文:Fluorescent Zeolite)指一类在特定光照条件下能发出可见光的沸石矿物,其发光特性主要源于晶体结构中的激活剂离子(如稀土元素)或结构缺陷。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术语定义
发光沸石是沸石家族中具有光致发光现象的特殊类型。沸石本身为含水硅铝酸盐矿物,化学通式为 (mathrm{M_{x/n}[(AlO_2)_x(SiO_2)_y]cdot zH_2O}),而发光沸石因晶格中掺杂了铕(Eu)、铽(Tb)等稀土离子,在紫外光激发下产生荧光。汉英对照中,"发光"对应"fluorescent"或"luminescent",强调其受激辐射特性。
二、发光机制与物理特性
- 激活剂效应:稀土离子取代沸石骨架中的铝或硅位点,形成发光中心。例如铕离子(Eu³⁺)在395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红色荧光(613nm)。
- 结构缺陷发光:沸石孔道内的氧空位或硅氧自由基在能量激发下产生蓝绿光发射。
- 稳定性:发光性能受沸石骨架保护,比有机荧光材料更耐高温和化学腐蚀。
三、应用领域
- 荧光探针:用于生物成像和环境污染物检测,如Zn²⁺敏化沸石可增强发光强度。
- 防伪材料:因发光颜色可调且难以复制,应用于高端商品标签。
- 光催化:发光沸石负载TiO₂后可提升可见光催化降解效率。
权威参考来源:
- 国际矿物学协会《沸石分类手册》(链接)
- 中国科学院《稀土功能材料》期刊(链接)
- 美国化学会《材料化学》研究论文(链接)
(注:实际链接需替换为最新有效文献地址,此处为示例格式)
网络扩展解释
发光沸石是沸石矿物的一种类型,又称丝光沸石(Mordenite),主要因其独特的晶体光泽或特殊环境下的视觉效果而得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性质
- 化学组成:属于铝硅酸盐矿物,硅铝比(Si/Al)为4.17~5,属于高硅沸石。
-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晶体呈针状、纤维状,集合体多为束状或放射状。
- 物理特性:颜色常见白色、浅黄或玫瑰色,具有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硬度3~4,密度约2.15 g/cm³。
2.结构特征
- 多元环结构:晶体构造中包含四元环、五元环、六元环、八元环及十二元环,其中五元环占比高且成对并联,形成独特的孔隙通道。
- 孔隙特点:主孔道由十二元环构成,截面呈椭圆形(长轴0.695nm,短轴0.581nm),形成直筒形孔隙结构,吸附性能优异。
3.特殊性质
- 耐酸性与热稳定性:因高硅铝比和五元环结构,耐酸性强,常温下不溶于酸,高温下仍保持稳定。
- 发光现象:名称可能源于其光泽或特殊场景下的表现(如游戏中发光设定),但实际矿物学中“发光”更多指光泽而非主动发光。
4.应用领域
- 工业用途:广泛用于环保(吸附重金属、净化水质)、化工(催化剂载体)、石油(分子筛)、农业(土壤改良)等领域。
- 特殊场景:在游戏《星球工匠》中设定为发光材料,便于玩家识别。
5.历史与命名
- 发现背景:沸石最早由瑞典矿物学家克朗斯提于1756年命名,因灼烧时产生“沸腾”现象得名。
- 别名来源:“发光沸石”可能源自其光泽或游戏化设定,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沸石分类或丝光沸石合成方法,可查看相关地质学文献或行业标准。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埃森析格氏乳米糊培养基报复行为贝类学导电橡胶对数表鹅螺旋体分布式网络拂干物镜功能无关检测供者过程国内每一人时的实际个人总产量海关检查厚角组织接口开关净的聚山梨醇酯八十流传输方式目录系统镍铜合金农场人参辛甙柔软组织系统三激值十二进制的食管导程数值呼叫法特罗拉尔氏静脉酮基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