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浴法鞣革英文解释翻译、二浴法鞣革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two-bath chrome tannage
分词翻译:
二浴法的英语翻译:
【化】 two bath process; two-bath chrome tannage
鞣的英语翻译:
tan
革的英语翻译:
change; hide; leather; transform
【化】 leather
专业解析
二浴法鞣革(Two-Bath Chrome Tanning)是一种传统的铬鞣制皮革方法,其核心在于将铬鞣过程分为两个独立的处理阶段(浴槽),以实现铬盐在皮胶原纤维上的有效固定。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工艺原理
该方法首先将裸皮浸入含有基础性铬盐(通常是重铬酸盐,如重铬酸钠 Na₂Cr₂O₇)的溶液中进行处理(第一浴)。在此浴中,铬盐主要以六价铬(Cr⁶⁺)形态存在,其渗透能力强但鞣性弱,主要完成向皮内的初步渗透。随后,将皮转移至含有还原剂(如硫代硫酸钠、葡萄糖或二氧化硫)的第二浴中,将六价铬还原为具有鞣性的三价铬(Cr³⁺)。三价铬能与皮胶原的羧基(-COOH)发生交联结合,实现鞣制效果,使生皮转变为耐湿热、不易腐烂的革。
二、工艺步骤分解
- 第一浴(渗透浴):裸皮在酸性或近中性条件下处理,确保六价铬充分渗透至皮纤维深处。
- 第二浴(还原/固定浴):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还原剂,将渗透入皮的六价铬原位还原为三价铬,并立即与胶原结合形成稳定络合物。反应可简化为:
$ce{ Cr_2O_7^{2-} + 14H+ + 6e- -> 2Cr^{3+} + 7H_2O }$
- 后期处理:包括中和、水洗等工序以去除游离铬并调整革的pH值。
三、特点与应用
- 优点:鞣制均匀,革身丰满,铬吸收率高,废液中残留铬较少(相较于早期一浴法)。
- 缺点:工艺复杂、耗时长,需精确控制还原条件以防产生有毒的Cr⁶⁺残留或鞣制不足。
- 现状:随着一浴铬鞣法(使用预先还原好的三价铬鞣剂)的发展,因其操作简便、控制容易,已成为主流。但二浴法在特定高端皮革或特殊品种生产中仍有应用,其原理对理解铬鞣化学仍有重要意义。
来源参考: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皮革工艺学》(ISBN 978-7-5019-3245-7)第四章“鞣制化学与工艺”详细论述了铬鞣机理及二浴法流程。
- 化学工业出版社《英汉皮革工业词汇》(ISBN 978-7-122-01586-1)对“two-bath chrome tanning”及其中文对应术语“二浴法鞣革”提供了权威释义。
- 国际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Leather Chemists Association》(JALCA) 中关于传统鞣制工艺演变的综述文章常涉及二浴法历史与原理分析(可通过学术数据库如ScienceDirect检索)。
网络扩展解释
,“二浴法鞣革”是皮革加工中的一种特殊鞣制工艺,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二浴法鞣革是一种分两个阶段完成的铬鞣工艺。先将生皮浸泡在含六价铬(如重铬酸盐)的溶液中,再通过还原剂将六价铬转化为具有鞣性的三价铬,最终使皮革获得稳定性能。
二、工艺步骤
- 第一阶段:将软化后的生皮浸入重铬酸盐溶液(如重铬酸钠),使六价铬充分渗透到皮纤维中。
- 第二阶段:加入还原剂(如硫代硫酸钠),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完成鞣制反应。
三、历史背景
该工艺由August Schultz于1884年发明,最初用于山羊皮鞣制。相较于1893年出现的“一浴法”,二浴法能更精准控制皮革的化学指标(如Cr₂O₃含量),从而改善成革的伸长率和物理性能。
四、特点与用途
- 优点:成革柔软且泡沫感强,面积得革率高于常规一浴法,适合制作山羊鞋面革、绵羊服装革等对弹性要求高的产品。
- 局限性:流程复杂,需精确控制还原反应,现代工业中已发展出“变型二浴法”简化操作(如不浸酸直接鞣制)。
五、英文术语
英语中称为“two-bath chrome tannage”或“two-bath process”。
如果需要更专业的化学反应式或工艺参数,可参考中国知网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保险金额包孕的备忘栏齿的抽取字大花甘松香电波的折射对货物损失或毁坏提起的诉讼二碳化锶二字母组分水界工资转帐鼓室丛切除术哈佛希耳热虹膜后色素层加剧的浆膜下丛稽留流产扩充存储覆盖结构雷济厄斯氏平行纹流出式粘度计米兰鞘硬脂酸弃船赎单数组信息向量表碳盘发话器停用文件同心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