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desiccator; exsiccator
"保干器"是中文工程领域对干燥设备的专业术语表述,英文对应为"desiccator"或"drying apparatus"。该设备主要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环境中,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去除物品表面及内部水分,达到防潮、防氧化、延长保存期的目的。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释义,其核心功能可概括为"保持物体干燥状态的密封容器"。
在材料科学领域,保干器通常配备硅胶干燥剂或分子筛吸附剂,通过氯化钙等化学物质的潮解作用实现湿度控制。美国化学学会(ACS)指出,标准实验室保干器的结构包含磨砂玻璃盖、陶瓷多孔板和底座三部分,能维持内部相对湿度低于10%[来源:美国化学学会实验室设备指南]。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1418-2019)规定,优质保干器应具备气密性≤0.5kPa/min的密封性能,硼硅玻璃材质的耐温范围需达到-20℃至300℃[来源:中国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保干器"作为专业术语,其英文翻译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存在细微差异。在制药行业多译为"desiccating cabinet",而电子工业中则常用"moisture-proof container"。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10版)特别标注,该设备与普通干燥箱(drying oven)的区别在于其非加热除湿原理[来源: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保干器(又称干燥器)是一种用于保持物质干燥的实验室仪器,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控制湿度防止物品受潮。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结构
保干器由玻璃制成,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放置干燥剂(如硅胶、氯化钙等),上层放置需干燥的物体,中间通过带孔瓷板分隔。器盖与器身接触处涂有凡士林,确保密封性。
工作原理
通过干燥剂吸收容器内的水分,形成低湿度环境,从而保护物品免受潮解或氧化。例如,长期存放草酸时,保干器可使其失去结晶水。
历史发展
早期人类依赖自然干燥,19世纪中叶出现连续操作的洞道式干燥器,标志着干燥技术从间歇向连续操作的转变。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化学实验、药品储存、精密仪器防潮等场景,尤其适用于需长期保持干燥状态的物质。
注意事项
需定期更换干燥剂以维持效果,避免挥发性物质污染存放物。密封性不佳可能导致湿度回升,影响干燥效果。
提示:保干器(干燥器)与牙齿矫正使用的“保持器”无关,后者属于医疗器械。
泵壳驳船费卟吩不受感动的初继承等消旋地震险分厘卡尺复印照片感觉缺失测量器管接合奸诈结间节颈干角精神印象技术权限记忆材料居住可节省的成本拦笼头卵泡积液贸易货栈判定电路片形结构亲异种补体的曲度性屈光不正提供便利的机构同线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