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达氏染色法英文解释翻译、邦达氏染色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Benda's staining
分词翻译:
邦的英语翻译:
nation; state
达的英语翻译:
express; extend; reach
【法】 ad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染色法的英语翻译:
【医】 staining; staining methods
专业解析
邦达氏染色法(Benda's staining)是一种经典的细胞学染色技术,主要用于高选择性显示细胞内的线粒体及嗜铬细胞颗粒。该技术由德国病理学家Alois Benda于1886年发明,是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中重要的染色方法之一。
一、核心定义与原理
邦达氏染色法以复染组合为特点,其核心试剂为:
- 苏木精(Hematoxylin):作为核染色剂,标记细胞核结构。
- 酸性品红(Acid Fuchsin):特异性结合线粒体的磷脂蛋白膜。
- 苯胺蓝(Aniline Blue):通过分色步骤增强线粒体与背景的对比度。
染色原理依赖于线粒体膜对酸性品红的强亲和力,结合分色液(如苦味酸)选择性脱去其他结构的多余染料,最终使线粒体呈现鲜红色,细胞核呈蓝紫色,细胞质为浅蓝色 。
二、主要应用领域
- 神经病理学:清晰显示神经元内的线粒体分布及形态异常,辅助诊断线粒体脑肌病等疾病。
- 内分泌学研究:特异性染色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颗粒,用于嗜铬细胞瘤的病理鉴定。
- 细胞生物学实验:观察细胞能量代谢状态(如线粒体肿胀、碎裂等凋亡特征)。
三、技术优势与局限
优势:
- 对线粒体的染色特异性显著优于常规HE染色
- 可清晰区分线粒体嵴结构
局限:
- 操作流程复杂(需严格控制分色时间)
- 现代逐渐被免疫组化(如COX抗体标记)取代,但仍具教学价值 。
四、权威参考文献
- Benda, C. (1901). Die Mitochondrialfärbung. Anatomischer Anzeiger.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Histological Staining Protocols (2023版), Section 4.3: Mitochondrial Stains.
- Nature Protocols. Classical Histochemical Methods (DOI:10.1038/s41596-020-00412-1).
注:当前临床诊断中,邦达氏染色法已较少作为一线技术,但其在医学教育和病理学史研究中仍具有重要地位,是理解细胞器染色原理的经典范例。
网络扩展解释
由于目前无法获取与“邦达氏染色法”相关的权威资料,以下为基于已知染色技术的推测性解释,可能存在不准确性,建议进一步核实术语或补充背景信息:
可能的解释方向:
-
术语准确性
“邦达氏染色法”可能为以下情况的误写或小众翻译:
- 邦德染色法(Bond染色):用于病理学中标记特定蛋白质(如乳腺癌HER2检测)。
- 其他名称近似的方法:如抗酸染色法(Ziehl-Neelsen)或特殊细菌染色,需结合实验目的判断。
-
常见染色法对比参考
- 革兰氏染色:区分细菌类型(阳性/阴性)。
- 吉姆萨染色:用于血液寄生虫或细胞结构观察。
- 免疫组化染色:如提及的Bond染色,需特定抗体标记。
建议:
- 确认术语的英文原名(如Bonda's stain或Bond staining)。
- 提供染色法的应用场景(如病理切片、微生物检测等),以便更精准定位。
- 查阅实验室标准操作手册或相关文献中的描述。
如果需要进一步帮助,请补充更多上下文信息。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氨氨基酸尿半工半读的闭锁性肺结核产业工人大黄香糖浆氮化钽电阻器滴落多类二重染色法费尔马分子扩散弗罗因德闭环反应合理约因活期贷款键盘作业基带分配单元机械工师巨颌溃疡的练功临界凝固率滤油机潜管蒸发器绍曼氏综合征少纳饮食生产损失赎当推事办公室外周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