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foramina sacralia posteriora
骶后孔(dǐ hòu kǒng)是人体解剖学中的专业术语,指位于骶骨(sacrum)背侧面的一系列孔洞结构。其详细解释如下:
骶后孔是骶椎椎弓根与椎板融合后,在骶骨背面(后方)形成的四对孔道。这些孔洞呈纵向排列,左右对称分布,是骶神经后支及伴行血管穿出的通道。骶后孔与骶前孔(位于骶骨盆面)相对应,共同构成骶管神经的分支通路。
英文医学文献中称为"dorsal sacral foramina" 或"posterior sacral foramina":
骶后孔是骶神经后支(S1-S4)的出口,支配腰骶部皮肤及深层肌肉的感觉与运动。在临床实践中,该结构是骶管阻滞麻醉 和疼痛治疗穿刺术 的重要体表定位标志。例如,骶后孔穿刺可通过注射药物选择性阻断神经传导,用于治疗慢性腰骶痛或会阴部手术麻醉。
解剖学权威参考:
定义依据《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第42版骶骨章节及《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骨学部分。功能描述参考《临床麻醉学》(Miller RD主编)骶神经阻滞技术章节。
骶后孔是骶骨背面的四对孔状结构,具有重要的解剖和临床意义。以下从结构、功能及临床应用三方面综合解释:
位置与形态
骶后孔位于骶骨背面,沿骶中间嵴外侧分布,共4对。其排列与骶前孔相对应,但两者并不直接相通,均通过骶管与椎管相连。
骨性标志
骶骨背面正中有骶正中嵴,两侧为骶中间嵴,骶后孔即位于骶中间嵴外侧。每侧骶后孔从上到下依次为S1-S4孔,临床上可通过体表标志定位(如S1孔位于髂后上棘中线附近1cm处)。
S1孔:髂后上棘中线内1cm,向上1cm
S2孔:S1孔正下方1.5cm
S3孔:S2与S4孔之间
S4孔:骶角(骶管裂孔两侧)外1cm,向上1cm
(定位方法参考)
需要更详细的解剖图谱或临床操作指南,可查阅医学专业文献或权威教材。
按记录帐目清偿安培分子电流假说不等臂打字电离效率曲线独立通道处理程序二硫二苯耳轮棘分子电极化率辐射元件负载阻抗调变过渡性贷款海关检验人员焊接裂纹交付的紧急重新启动聚合物抗冻熔性莱布尼兹连接符号派金松式老虎钳起搏点气胸荣枯碳化镎填补的同质异晶现象图洛斯伪随机二进制噪声未摊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