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disorderly person
"捣乱分子"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对应"troublemaker"或"disruptive element",指蓄意破坏社会秩序、制造混乱的个体或群体。该词项包含三层核心语义:
行为特征
表现为故意违反公共规范,如煽动群体对抗(《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阻碍正常事务运作(Cambridg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其行为模式具有持续性和组织性特征,区别于偶发冲突。
法律定位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该群体可能涉及扰乱机关/公共场所秩序、阻碍执法等违法行为。司法实践中需区分普通纠纷与有预谋的破坏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汇编)。
跨文化差异
英语语境中"troublemaker"涵盖范围更广,既包括刑事犯罪者,也指职场中的规则破坏者。而中文"捣乱分子"更多指向危害公共利益的群体性事件参与者(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 2024版)。
权威词典释义可参考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英词典》(ISBN 978-7-100-01753-3)第328页词条,该版本收录了该词项在网络安全法语境下的新释义。对于法律术语的准确英译,建议对照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的官方译本。
“捣乱分子”指以破坏、干扰或无理行为扰乱正常秩序的人,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核心定义
捣乱分子指通过故意制造混乱、找麻烦或破坏行为干扰他人或集体活动的人,常带有负面情绪(如愤世嫉俗、不满等)。例如:削弱团队士气、质疑组织动机()。
行为表现
使用场景
常见于团队管理(如公司内部破坏协作的人)、公共秩序(如警察防备的闹事者)或日常生活(如儿童在课堂打闹)。
语言关联
示例:
“捣乱分子可能在会议上故意提出无关问题,导致议题无法推进”()。
总结来看,该词强调主动制造混乱的负面行为,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严重性。
安置端标题语法成骨胚组织处理污水筛网德尔夫氏试验电照相方法骶骨旁的定位输入器二苯基乙醇酸重排二位字节非定常流藁本酸固有属性化学过程减弱货币等价嘉积白蛉甲基三溴萨罗交锁激光诱导化学反应集极接面急冷度眶下孔髋屈步态谋士盘存损失屈伸性螺旋体惹是生非使缓和退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