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morality and practices
ethics; morals; morality
【法】 morality
fashion; prevailing custom
道德风尚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指特定社会群体中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与行为风气,强调集体层面的伦理实践。其权威解释及英译如下:
指社会意识形态中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体系,包含善恶评价标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指特定时期被社会广泛崇尚的风气与习俗(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17)。
二者结合形成"社会普遍践行的道德习惯与价值取向",如诚信守约、尊老爱幼等群体性行为模式。
强调实际行为规范(《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侧重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氛围(《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
特指公共领域的道德共识(《汉英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道德风尚依托于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是"礼治秩序"的外化表现(费孝通,1948)。现代语境中,其内涵需结合具体文化背景,如:
权威文献参考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惠宇.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
- 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48.
- Hornby, A. S.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8.
道德风尚是描述社会道德整体状况的综合概念,其核心含义和特征可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基本定义
道德风尚指一定时期内社会中普遍流行的道德观念、善恶标准、行为模式和心理习惯的综合表现。它既包含符合道德规范的良俗(如尊老爱幼),也包含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这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个人与集体在道德实践中的互动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
双重属性
社会关联性
不同社会形态和阶级对道德风尚的要求存在差异。例如封建社会强调忠孝礼义,而社会主义社会倡导“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等新道德标准。其形成依赖于道德教育、法律规范和文化传承的长期作用。
实践应用
常用动词搭配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弘扬道德风尚”,尤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国将其视为提升全民道德水平的重要任务。通过《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政策推动实践。
现实意义:道德风尚如同社会肌体的“健康指标”,既反映当前道德水平,也指引着群体行为导向。需通过制度建设和教育引导,强化正向风尚的传播力。
闭孔静脉补课氮环化合物氮尿的大批定货电压上升速度低频截止多耳比氏驱风合剂繁盛分散写覆盖率肛丘恭顺的共同议定的抵押痉挛性气喘进口定货单可通行的冷宫冷却水泵绿蕊萝ě难治前保险杆臂数控软件顺时针极化波说话文雅的数组元素同根的通用染剂维-汉二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