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leucopterin
clear; free of charge; in vain; pure; white; whiteness
【化】 leuco-; leuko-
【医】 albo-; leuco-; leuk-; leuko-
【化】 pterin
【医】 pterin
白蝶呤(Bai Die Ling)是一种生物体内存在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中文标准名称为"白蝶呤",英文对应术语为"Leucopterin"。该物质属于蝶呤(pterin)类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为2-氨基-4-羟基蝶呤,分子式为C₆H₅N₅O,分子量为179.14 g/mol。
根据《英汉生物化学词典》(科学出版社,2018)记载,白蝶呤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蝴蝶翅膀鳞片中,是其呈现白色光泽的主要色素成分。这种化合物通过精密的光学结构产生干涉效应,形成独特的生物结构色。在生物代谢过程中,它与黄嘌呤氧化酶系统存在关联,可作为某些酶促反应的中间产物。
《化学物质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指出,白蝶呤的合成途径与鸟嘌呤代谢有关,其晶体结构呈现特征性的平面六元环构型。在医学研究中,该物质被用作尿酸代谢研究的标记物,特别是在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的动物模型中具有应用价值。
现代光谱学研究显示,白蝶呤在紫外光区(约260-280 nm)具有特征吸收峰,这一特性使其在生物分析化学领域被用作检测试剂。其衍生物在抗病毒药物研发和光敏材料制备中展现出潜在应用前景。
白蝶呤(英文:Leucopterin),又称白蝶翅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蝶呤类化合物。以下为详细解释:
名称与来源
其名称源于最初从蝴蝶翅膀中提取的特性(“蝶”指蝶类来源,“白”描述其无色外观)。
化学特性
制备方法
通过2,4,5-三氨基嘧啶酮与草酸进行缩合反应合成,属于有机合成领域的经典反应路径。
应用领域
主要作为生化研究中的模式化合物,用于分析蝶呤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机制及荧光标记技术开发。
知识延伸:蝶呤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昆虫翅膀和动物体液中,其衍生物如生物蝶呤在人体内参与神经递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
保利氏原理北藁本编码语句变质疗法产孢子杆菌迪马宗惰齿轮工作批次分类帐叫入颊小骨惊异紧急工程定货开关磁心良姜漏损漏透耐磨合金男性遗传硼酒石酸铝喷淋水管羟硫癸烷起酥油软肥皂搽剂输入四散地四溴合金酸钾松散结构同时工作图形终端系统维修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