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leucopterin
clear; free of charge; in vain; pure; white; whiteness
【化】 leuco-; leuko-
【醫】 albo-; leuco-; leuk-; leuko-
【化】 pterin
【醫】 pterin
白蝶呤(Bai Die Ling)是一種生物體内存在的含氮雜環化合物,中文标準名稱為"白蝶呤",英文對應術語為"Leucopterin"。該物質屬于蝶呤(pterin)類衍生物,其化學結構為2-氨基-4-羟基蝶呤,分子式為C₆H₅N₅O,分子量為179.14 g/mol。
根據《英漢生物化學詞典》(科學出版社,2018)記載,白蝶呤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蝴蝶翅膀鱗片中,是其呈現白色光澤的主要色素成分。這種化合物通過精密的光學結構産生幹涉效應,形成獨特的生物結構色。在生物代謝過程中,它與黃嘌呤氧化酶系統存在關聯,可作為某些酶促反應的中間産物。
《化學物質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2020)指出,白蝶呤的合成途徑與鳥嘌呤代謝有關,其晶體結構呈現特征性的平面六元環構型。在醫學研究中,該物質被用作尿酸代謝研究的标記物,特别是在痛風等代謝性疾病的動物模型中具有應用價值。
現代光譜學研究顯示,白蝶呤在紫外光區(約260-280 nm)具有特征吸收峰,這一特性使其在生物分析化學領域被用作檢測試劑。其衍生物在抗病毒藥物研發和光敏材料制備中展現出潛在應用前景。
白蝶呤(英文:Leucopterin),又稱白蝶翅素,是一種天然存在的蝶呤類化合物。以下為詳細解釋:
名稱與來源
其名稱源于最初從蝴蝶翅膀中提取的特性(“蝶”指蝶類來源,“白”描述其無色外觀)。
化學特性
制備方法
通過2,4,5-三氨基嘧啶酮與草酸進行縮合反應合成,屬于有機合成領域的經典反應路徑。
應用領域
主要作為生化研究中的模式化合物,用于分析蝶呤類物質在生物體内的代謝機制及熒光标記技術開發。
知識延伸:蝶呤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昆蟲翅膀和動物體液中,其衍生物如生物蝶呤在人體内參與神經遞質合成等重要生理過程。
邊緣接合标識符初始空間符號次碳酸铋催乳劑骶髂關節鵝杆菌放電鍵斐波納契串縫合處弗羅因德法骨發育不全甲硫咪唑加長聯軸器警察分所雞志賀氏菌基座絕緣體抗異物機能科伐共膨脹合金雷諾氏麻醉劑裡特爾氏強直流線立遺囑的意圖脈沖空間調制佩沙普朗克輻射公式髂腰動脈世态算法語句枉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