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次黄甙酸英文解释翻译、次黄甙酸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hypoxanthylic acid; inosinic acid; sarcylic acid

分词翻译:

次的英语翻译:

order; second; second-rate
【医】 deutero-; deuto-; hyp-; hypo-; meta-; sub-

黄甙酸的英语翻译:

【医】 xanthylic acid

专业解析

次黄甙酸(次黄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简称IM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核苷酸代谢中间体,由次黄嘌呤通过核糖磷酸连接形成。其化学式为C₁₀H₁₃N₄O₈P,分子结构包含嘌呤环、核糖和磷酸基团,属于嘌呤核苷酸家族。

在生物化学功能中,次黄甙酸是嘌呤核苷酸合成与分解代谢的核心物质。它通过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催化生成腺苷酸(AMP),同时也是肌苷酸脱氢酶催化生成黄苷酸(XMP)的底物,最终参与鸟苷酸(GMP)的合成。这一代谢通路对细胞能量供应(ATP生成)和遗传物质(DNA/RNA)合成具有关键作用。

医学研究表明,次黄甙酸在免疫调节和细胞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衍生物如聚肌胞苷酸(Poly I:C)已被应用于抗病毒药物开发,通过激活TLR3受体增强先天免疫应答。在食品工业中,IMP作为鲜味增强剂,与谷氨酸钠协同作用产生"鲜味"感知,这一现象已通过舌部味觉受体T1R1/T1R3的激活机制得到解释。

: PubChem Compound Summary for CID 16027,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Berg JM, et al. Biochemistry (9th ed.), Chapter 22: Biosynthesis of Amino Acids, Nucleotides, and Related Molecules

: Alberts B,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6th ed.), Section 2: Metabolic Pathways

: Alexopoulou L, et al. (2001) Recognition of double-stranded RNA and activation of NF-κB by Toll-like receptor 3. Nature

: Zhang F, et al. (2008)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the umami taste synergism. PNAS

网络扩展解释

次黄甙酸(Hypoxanthylic Acid)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别名与基本性质
    次黄甙酸又称肌苷酸或次黄嘌呤核苷酸,英文缩写为IMP(Inosinic Acid/Inosine Monophosphate)。它是核糖核酸(RNA)中的一种核苷酸,由次黄嘌呤、核糖和磷酸基团组成,易溶于水。

  2. 化学结构与代谢
    化学式为$$C{10}H{13}N_4O_8P$$,在生物体内可通过酶解反应分解为次黄嘌呤。同时,IMP是嘌呤核苷酸合成的共同前体,参与核酸代谢。

  3. 功能与应用

    • 风味特性:IMP作为鲜味物质,常被用作食品增味剂(如E635增味剂)。
    • 免疫研究:其类似物多聚次黄苷酸-胞苷酸(poly(I:C))在实验中用于模拟病毒感染,研究免疫反应。
  4. 生物分布
    常见于肌肉等组织中,尤其在放置后的肉类中含量较高。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具体实验应用或化学合成路径,可参考权威生物化学文献或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白坚木醇低能微粒子多旋螺旋体方位稳定度辅助索引光芒黑灰合金接面晶体管胡同间隙数位颊轴的近岸区链反应活性中心离散傅里叶逆变换流线改接符六相电路龙舍兹氏试验怕生钳手术氰醇权限假托趋势百分比伞酮酸上升气流设立码头时间标准实验诊断手提浇桶输出打出突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