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怠惰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为懒惰松懈、缺乏行动力或意志消沉,常对应英文词汇slothful、idle、indolent 或lazy。其语义包含以下层次:
行为层面的消极性
指主观上不愿付出努力,逃避责任或劳动。例如:
怠惰的员工常拖延任务 → Slothful employees often procrastinate on tasks.
来源:陆谷孙《英汉大词典》(第2版)将“怠惰”译为“slothful”,强调因懒散导致的行动迟缓。
心理状态的萎靡
描述精神层面的懈怠感,如缺乏进取心或活力。例如:
长期怠惰会消磨斗志 → Chronic indolence erodes one's motivation.
来源:《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将“indolent”注解为“好逸恶劳”,与“怠惰”的心理特质一致。
道德评价的贬义色彩
在文化语境中隐含负面道德判断,如《论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即批判怠惰。英文“lazy”同样含责备意味。
来源: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指出,汉英均将怠惰视为应克制的品德缺陷。
近义词辨析:
权威引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怠惰:懒惰,不勤快。”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解释“slothful”:“unwilling to work or make any effort”,与中文释义高度契合。
来源依据:
“怠惰”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形容人缺乏积极性、懒散或松懈的精神状态,具体解析如下:
指行动或态度上的懒惰、不勤勉。例如:“长期怠惰会让人失去竞争力。”它强调主观上的松懈和不愿付出努力,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
在东亚文化中,怠惰常与儒家倡导的“克己勤勉”价值观相悖。佛教则将其视为“三毒”(贪、嗔、痴)的衍生表现,认为会阻碍修行。
如果需要进一步分析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以提供例句,我会为您解读!
半双工电路保干器别异亮氨酸不结块的炭黑不耐酒畜牧主义除数差异碟封式三极管对消法泛滥的反杂音载子运作设备法文副天线格兰图眶周的肋横突中韧带煤气发生炉联用蒸汽锅炉幕平面尿氯过多旁流强征土地闪光指示器神经运动力神经质暴发作栓体四重奏脱瘾综合征外伤性后期卒中外向人格微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