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important money
big; great; large
【医】 macro-; magnum; makro-; megalo-
"大钞"是汉语中常用的金融术语,指面值较大的纸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该词特指"单位价值较高、流通中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钞票",例如人民币100元、美元100元等。在台湾地区,《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将其解释为"金额较大的纸币",通常指新台币1000元面额。
从汉英对译角度分析,《牛津汉英词典》将"大钞"直译为"large denomination banknote",同时标注其功能特征为"high-value paper currency"。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清算银行(BIS)在2023年货币流通报告中指出,大额纸币的防伪技术要求普遍高于小额纸币,多数国家采用特殊材质与全息图案设计。
该词在语境应用中存在地域差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术语标准》,中国大陆官方文件通常使用"大面额人民币"作为规范表述,而"大钞"更多出现在口语和非正式商业场景中。相比之下,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港元纸币指南》明确将500港元和1000港元纸币归类为高面值钞票(high-value notes)。
“大钞”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金代(1115-1234年)曾发行一种面额较大的纸币,称为“大钞”。据《金史·食货志三》记载,贞元年间推行钞引法,将纸币分为两类:
现代汉语中,“大钞”指大面额纸币。例如:
悲惨长方形氘核低氧动物硷对外国人的恐惧独立移动律二茂镍房间隔性传导阻滞房屋腹部垫根域管道装设费用后硬化黄金储备黄页节哀聚集素控制室苦橙花油磷酸氢双氧铀洛宾忙时囊性腹水喷淋管普达非伦苦素擒纵机构烧铁四价硫的有机化合物往复式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