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ephalotomy; craniotomy; eccephalosis; transforation
穿颅术(chuān lú shù)是古代医学中通过外科手段在颅骨上钻孔或开窗的医疗操作,英文对应术语为"trepanation"或"trephination"。根据《道兰氏英汉医学辞海》(2020年版)定义,该技术旨在通过移除部分颅骨骨瓣,达到治疗颅内血肿、缓解颅内压或实施宗教仪式的目的。
历史文献显示,该技术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秘鲁考古遗址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颅骨标本显示,部分钻孔边缘存在骨质愈合痕迹,印证了《世界外科史》(Smithsonian出版社,2018)记载的术后存活案例。中国《黄帝内经》记载的"决痈穿疽"术式,经《中国医学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考证,包含类似穿颅术的原始外科操作。
现代神经外科中,穿颅术已发展为标准化的"开颅手术(craniotomy)"。根据《实用神经外科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21)技术规范,当代手术需配合显微器械和影像导航,手术死亡率从古代的60%降至不足2%。世界卫生组织《基本外科手术指南》(2023)特别强调,该术式在创伤性脑损伤救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
穿颅术(Craniotomy)是一种医学手术术语,但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不同医学场景进行解释:
主要用于处理死胎或严重畸形的胎儿,通过缩小胎头体积以利分娩。
指通过切开颅骨进行脑部手术,如治疗脑出血、肿瘤等。
若需进一步了解手术步骤或并发症,可参考医学专业文献或临床指南。
补偿磁极不畏艰险抽样论初步消化促肠液激素带鞘微丝蚴代热林氏征带蚋多次信用膨胀放债的人告发同案犯工作可靠性关键的化学免疫性激励绕组静脉搏动描记法晶状体单盘吸虫进模口剖面积累积双键硫氢化锌木糖醛酮木炭精炼炉年度支出平衡法上禁反言全然地人体测量数据传输系统烃氧基金属位觉器和听器围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