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fructose diphosphate
【化】 di-(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 di-p-octylphenylphosphoric acid
fructose; fruit sugar; levulose
【化】 fructose; fruit sugar; laevulose; levulose
【医】 fructopyranose; fructose; fruit sugar; fruit-sugar; levoglucose
levulose; mucin sugar
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bisphosphate),英文全称为Fructose-1,6-bisphosphate(缩写F1,6BP 或FBP),是生物体内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产物。其详细解释如下:
分子构成
二磷酸果糖是由果糖分子在1号位和6号位碳原子上各连接一个磷酸基团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₆H₁₄O₁₂P₂。其结构式为:
$$ce{HOOC-CH2-(CHOH)3-CH(OPO3H2)-OPO3H2}$$
属于果糖磷酸酯 类物质。
在代谢中的角色
作为糖酵解(Glycolysis)的核心中间体,由果糖-6-磷酸在磷酸果糖激酶(PFK) 催化下生成,后续被醛缩酶裂解为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进入能量产生途径。
能量代谢枢纽
在糖酵解中,二磷酸果糖的生成是限速步骤,调控细胞能量供应。其浓度直接影响ATP生成效率。
糖异生原料
在肝脏和肾脏中,它可逆向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糖异生途径)。
信号分子作用
近年研究发现,其积累可调节AMPK等代谢相关通路,影响细胞生长与凋亡。
作为外源性药物(如FDP注射液):
生物化学标准定义
"二磷酸果糖是糖酵解中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生成的六碳糖衍生物,含两个磷酸基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科学出版社)
药理学应用定义
"外源性1,6-二磷酸果糖可穿透细胞膜,直接促进糖酵解,增加ATP合成。"
——《临床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文 | 英文 | 缩写 |
---|---|---|
二磷酸果糖 | Fructose-1,6-bisphosphate | F1,6BP |
磷酸果糖激酶 | Phosphofructokinase | PFK |
糖酵解 | Glycolysis | — |
甘油醛-3-磷酸 |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 G3P |
参考资料来源(基于真实文献与权威指南):
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 FDP)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能量代谢中间产物,具有调节糖代谢、促进能量生成等作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二磷酸果糖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体,由果糖分子在1号和6号碳位点各连接一个磷酸基团形成。其化学结构式为: $$ mathrm{C6H{14}O_{12}P_2} $$ 临床上常用其钠盐形式(如注射用冻干粉剂),每克含0.75g纯净FDP,并含无机盐和热能。
二磷酸果糖通过多途径调节细胞能量代谢,是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及危重症的重要辅助药物。其作用基于增强ATP生成和细胞保护,但需严格遵循用药规范。如需更详细药理数据,可参考权威医学数据库或药品说明书。
瓣片裁判权的槽底成本与收入配合二级消退反射发表意见的自由封装晶体管公制细牙螺纹关节切除术管理程序服务画家的活性碳渐弱基本压电晶体单元接触吸附结核浸润酒石黄距离卡斯氏层脑丝质牛肉茶剽窃物丘脑腹侧核汽油的自动氧化颧骨上颌的容量因子若夫鲁瓦氏征上下文无关文法推断头载数话器外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