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二氯代乙烯英文解释翻译、对称二氯代乙烯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acetylenedichloride
分词翻译:
对称的英语翻译:
symmetry
【化】 symmetry
【医】 symmetry
二氯的英语翻译:
【机】 dichlone
代的英语翻译:
era; generation; take the place of
【电】 generation
乙烯的英语翻译:
ethylene
【化】 ethene; ethylene; olifiant gas
【医】 aethylenum; ethene; ethylene
专业解析
对称二氯代乙烯 (Duìchèn Èrlǜdài Yǐxī)
在汉英化学术语中,“对称二氯代乙烯”指代的是乙烯分子(C₂H₄)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且两个氯原子位于双键两侧对称位置(反式构型)的化合物。其标准英文名称为trans-1,2-Dichloroethene(反式-1,2-二氯乙烯),化学式为 ClCH=CHCl。
核心含义解析
-
结构特征
- 对称性:分子中两个氯原子分别连接在双键碳原子上,并处于双键平面的相反两侧(反式构型),形成空间对称结构。这种构型使其分子无极性,区别于顺式异构体(cis-1,2-二氯乙烯)。
- 分子式:C₂H₂Cl₂,与顺式异构体互为同分异构体。
-
物理化学性质
- 沸点:约 48°C(反式异构体沸点低于顺式,因对称结构分子间作用力较弱)。
-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
- 稳定性:反式结构热力学更稳定,不易发生异构化。
-
应用与安全性
- 工业用途:曾用作溶剂、脱脂剂及有机合成中间体,但因毒性和环境持久性逐渐被限制。
- 毒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长期接触可能损害肝脏(来源: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NIOSH)。
权威定义参考
- IUPAC命名: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则,“对称二氯代乙烯”对应 trans-1,2-dichloroethene,强调其反式构型(来源:IUPAC《有机化学命名法》蓝皮书)。
- 化学数据库: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的PubChem数据库将其列为明确异构体,CAS号为 156-60-5(来源:PubChem Compound Summary)。
补充说明
该术语在中文文献中需严格区分于“不对称二氯代乙烯”(即1,1-二氯乙烯,Cl₂C=CH₂)及顺式异构体。其命名体现了结构对称性,是化学命名中“几何异构”的典型实例。
网络扩展解释
“对称二氯代乙烯”是1,2-二氯乙烯(CAS号:540-59-0)的常用中文别名,其英文名为1,2-Dichloroethene。以下是详细解释:
1.结构与命名
- 分子式:C₂H₂Cl₂,分子量96.94。
- 结构特点:两个氯原子分别取代乙烯(C₂H₄)双键两端的两个氢原子,形成Cl-CH=CH-Cl的结构。根据双键的构型不同,存在顺式(cis)和反式(trans)两种异构体。
- “对称”含义:该名称中的“对称”可能源于两个氯原子在双键两侧的对称分布(尤其在反式异构体中),但实际应用中通常指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混合物。
2.物理性质
- 熔点:约-57°C,沸点:48-60°C(混合物),密度:1.243 g/cm³。
- 易燃性:闪点低(6.1°C),需远离火源。
3.用途与安全
- 用途:主要作为溶剂或有机合成中间体。
- 安全风险:具有易燃性(GHS02)和健康危害(GHS07),需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4.别名多样性
- 其他常见名称包括“二氯化乙炔”“均二氯乙烯”等,不同文献可能使用不同命名。
总结来看,“对称二氯代乙烯”是1,2-二氯乙烯的别名,强调其结构中氯原子的位置对称性,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其异构体混合特性及安全风险。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班都氏环膀胱股环疝半熟的豹脚蚊布里奇曼效应查代表的连续性得体的对某陪审员出庭的反对非石墨碳分散的程度割下过户费雇佣合同红细胞消耗症后天性癫痫黄软膏混纺呼吸系统碱液比重计焦油毛刷立体萤光屏透视检查氯化钙管氯卡帕明尿脂石清理债权债券水泻添加传递名单外科盘完全一致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