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稱二氯代乙烯英文解釋翻譯、對稱二氯代乙烯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cetylenedichloride
分詞翻譯:
對稱的英語翻譯:
symmetry
【化】 symmetry
【醫】 symmetry
二氯的英語翻譯:
【機】 dichlone
代的英語翻譯:
era; generation; take the place of
【電】 generation
乙烯的英語翻譯:
ethylene
【化】 ethene; ethylene; olifiant gas
【醫】 aethylenum; ethene; ethylene
專業解析
對稱二氯代乙烯 (Duìchèn Èrlǜdài Yǐxī)
在漢英化學術語中,“對稱二氯代乙烯”指代的是乙烯分子(C₂H₄)中兩個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且兩個氯原子位于雙鍵兩側對稱位置(反式構型)的化合物。其标準英文名稱為trans-1,2-Dichloroethene(反式-1,2-二氯乙烯),化學式為 ClCH=CHCl。
核心含義解析
-
結構特征
- 對稱性:分子中兩個氯原子分别連接在雙鍵碳原子上,并處于雙鍵平面的相反兩側(反式構型),形成空間對稱結構。這種構型使其分子無極性,區别于順式異構體(cis-1,2-二氯乙烯)。
- 分子式:C₂H₂Cl₂,與順式異構體互為同分異構體。
-
物理化學性質
- 沸點:約 48°C(反式異構體沸點低于順式,因對稱結構分子間作用力較弱)。
-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如乙醇、乙醚)。
- 穩定性:反式結構熱力學更穩定,不易發生異構化。
-
應用與安全性
- 工業用途:曾用作溶劑、脫脂劑及有機合成中間體,但因毒性和環境持久性逐漸被限制。
- 毒性: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長期接觸可能損害肝髒(來源: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NIOSH)。
權威定義參考
- IUPAC命名: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規則,“對稱二氯代乙烯”對應 trans-1,2-dichloroethene,強調其反式構型(來源:IUPAC《有機化學命名法》藍皮書)。
- 化學數據庫: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的PubChem數據庫将其列為明确異構體,CAS號為 156-60-5(來源:PubChem Compound Summary)。
補充說明
該術語在中文文獻中需嚴格區分于“不對稱二氯代乙烯”(即1,1-二氯乙烯,Cl₂C=CH₂)及順式異構體。其命名體現了結構對稱性,是化學命名中“幾何異構”的典型實例。
網絡擴展解釋
“對稱二氯代乙烯”是1,2-二氯乙烯(CAS號:540-59-0)的常用中文别名,其英文名為1,2-Dichloroethene。以下是詳細解釋:
1.結構與命名
- 分子式:C₂H₂Cl₂,分子量96.94。
- 結構特點:兩個氯原子分别取代乙烯(C₂H₄)雙鍵兩端的兩個氫原子,形成Cl-CH=CH-Cl的結構。根據雙鍵的構型不同,存在順式(cis)和反式(trans)兩種異構體。
- “對稱”含義:該名稱中的“對稱”可能源于兩個氯原子在雙鍵兩側的對稱分布(尤其在反式異構體中),但實際應用中通常指順式和反式異構體的混合物。
2.物理性質
- 熔點:約-57°C,沸點:48-60°C(混合物),密度:1.243 g/cm³。
- 易燃性:閃點低(6.1°C),需遠離火源。
3.用途與安全
- 用途:主要作為溶劑或有機合成中間體。
- 安全風險:具有易燃性(GHS02)和健康危害(GHS07),需儲存于陰涼通風處。
4.别名多樣性
- 其他常見名稱包括“二氯化乙炔”“均二氯乙烯”等,不同文獻可能使用不同命名。
總結來看,“對稱二氯代乙烯”是1,2-二氯乙烯的别名,強調其結構中氯原子的位置對稱性,實際應用中需注意其異構體混合特性及安全風險。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兵蟻尺側副韌帶磁盤控制器淬熄電路對内反應系統惰性時間法國對外貿易銀行放射性标準源範斯萊克氏滴定法芬符號學管線的布置過期未付的黃嘌呤氧接口檢查程式及物動詞局部轉儲鋸齒特性聚環烷酸雷諾氏征商業投資神經外科學實用工具包雙重密封梳毛速無箱式造模機挑撥離間的人王座法庭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