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exanthema subitum
prevent; shut out; stop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医】 G.; Gm.; gram; gramme
family name; surname
pox; rash
【医】 anthema; eruption; erythra; exanthem; exanthema; rash
杜克氏疹(Duke's Disease),在医学领域更常被称为幼儿急疹(Exanthem Subitum)或第六病(Sixth Disease),是一种主要影响婴幼儿的急性、自限性病毒感染性疾病。以下是基于权威医学文献的详细解释:
突发持续3-5天的高热(常达39–40°C),可伴随轻微呼吸道症状或颈部淋巴结肿大。
热退后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多始于躯干,扩散至颈部和四肢,无瘙痒感,1–3日内消退。
约10–15%患儿因高热出现惊厥(热性惊厥),需警惕神经系统症状。
典型"热退疹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可进行HHV-6/7的PCR或血清学检查。
以支持治疗为主:补液、退热(如对乙酰氨基酚),无需抗生素。皮疹无需特殊处理。
在当代医学文献中,"杜克氏疹"(Duke's Disease)已逐渐被更规范的"幼儿急疹"(Exanthem Subitum)取代,后者能更准确反映疾病特征与病因。
幼儿急疹章节(更新于2023年)
儿童病毒性皮疹的鉴别诊断(Pediatrics期刊, 2020年)
ISBN-13: 978-0323529501(Section 268: Human Herpesviruses 6 and 7)
注:本文内容整合自国际权威医学资料,术语解释与临床建议符合循证医学标准。
杜克氏疹(Dukes disease)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的急性感染性发疹性疾病,属于历史性医学术语,现临床已较少使用。以下是综合解释:
定义与别名
该病又称“第四种病”,与麻疹、猩红热、风疹并列传统儿童四大发疹性疾病。其他别名包括副猩红热、婴儿玫瑰疹或幼儿急疹。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特点
好发于3-4岁儿童,春夏季为高发期,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
注意:现代医学中,“杜克氏疹”这一名称逐渐被更精准的疾病分类取代(如幼儿急疹多指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若发现儿童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
保险金险丙氨酸汞不需要的递增税菲波那齐搜索法工资帐户摘要磺胺铝接地电位谨请告知空气油压增压回路离心超装器麦角巴辛麻栉迷津尿抑胰素逆向的佩沙平均电极电流迫在眉睫的危险抢先检索冗余门电路乳酸铁实际数字水源数据误差他尼氟酯未成年人的微处理机编译程序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