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nupercaine
"奴白卡因"是普鲁卡因 (Procaine) 的音译名称,它是现代医学史上一种重要的局部麻醉药。以下是基于其汉英词典释义及药理特性的详细解释:
药理作用
奴白卡因通过可逆性地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抑制钠离子内流,从而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使局部感觉(尤其是痛觉)暂时消失。其作用强度中等,持续时间较短(约30-60分钟)。
化学特性
化学名为2-(二乙氨基)乙基-4-氨基苯甲酸酯(2-(Diethylamino)ethyl 4-aminobenzoate),分子式为 C₁₃H₂₀N₂O₂。属于苯甲酸酯类化合物,易被血浆中的酯酶水解代谢。
临床应用(历史与现状)
别名与关联术语
"奴白卡因"是Procaine 的早期音译名,源自其化学名或商品名。该药物由德国化学家 Alfred Einhorn 于 1905 年合成,并由外科医生 Heinrich Braun 推广应用于临床,取代了毒性较大的可卡因,标志着现代局部麻醉的开端。
对普鲁卡因(Procaine)的化学结构、性状、药理作用、适应症及用法用量有官方标准记载。
来源:国家药典委员会
系统阐述普鲁卡因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特点及不良反应。
来源:杨宝峰 主编《药理学》(第9版)
收录大量关于普鲁卡因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文献,例如:
Procaine: historical aspects and insights into its molecular mechanisms.
来源:PMID: 12369700
提供普鲁卡因的详细化学数据、靶点信息及药物相互作用。
来源:DrugBank Online (DB00721)
(注:因"奴白卡因"为历史译名,现代权威文献多采用"普鲁卡因"或"Procaine",故引用来源以标准术语为准。)
奴白卡因(Nupercaine)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其核心信息如下:
基本定义与用途
奴白卡因是英文"Nupercaine"的音译,属于酰胺类局部麻醉剂,主要用于手术麻醉,尤其在产科中常用于鞍麻(saddle block anesthesia)。这种麻醉方式通过阻断特定神经传导,使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下半身失去痛觉。
药理作用机制
其作用与钙离子(Ca²⁺)通道相关,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内流,阻断神经信号传导,从而达到麻醉效果。研究还发现它对线粒体结构有保护作用,可能减少细胞损伤。
历史与现状
作为早期合成的长效局麻药之一,奴白卡因因作用时间长(可达6-8小时)曾被广泛应用,但因其潜在毒性较高(如心脏毒性),现逐渐被更安全的药物(如布比卡因)替代。
相关术语扩展
在医学文献中,该药物也写作“Cinchocaine”,与其化学结构相关的名称包括“地布卡因”(Dibucaine)。需注意区分其他名称相近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
标示牌草酸氢酯充气器打回电电花抑制器分批式分级液体抽提国籍不明的人国际会计师协会过冷凝液烘模机环境部分基本流变曲线继发作用举证责任氯化丙基汞盲肠后的蔓状丛明言的那种尿分泌减少普罗鲁东强制保险人机数字系统任务队列任意函数产生器升降式装卸车施雷格尔氏带四丁基硅四进制乘法四羟基己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