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civil debt
civil
【法】 civil affair
debt; liability
【经】 debt; engagements; financial obligation; indebtedness; obligation
民事债务(Civil Debt)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债务人因合同、侵权、无因管理或不当得利等事由,对债权人负有的财产性给付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8条,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等产生的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民事债务即该法律关系中的义务部分。
从构成要件分析,民事债务需满足三项要素:1)基于合法民事行为产生(如借款合同);2)给付内容具有财产属性;3)债务履行受法律强制力约束(民法典第509条)。其常见类型包括合同之债(《民法典》第三编)、侵权之债(第1165条)、无因管理之债(第121条)及不当得利之债(第122条)。
司法实践中,民事债务纠纷主要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借贷双方未约定利息视为无息借贷(第25条)。债务追偿需注意三年诉讼时效(第188条),特殊情形可适用时效中止或中断规定。
需注意区分刑事附带民事债务与纯民事债务。前者产生于犯罪行为导致的物质损失赔偿(刑事诉讼法第101条),后者则完全属于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调整范畴。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第8号——负债》对公共部门民事债务确认标准作出专门规定,体现其在不同法律主体中的适用广度。
民事债务是民事法律关系中常见的义务形式,涉及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具体解释如下:
民事债务是指民事主体(如自然人、法人)在特定法律关系下,依法需向另一方(债权人)履行的义务,包括为一定行为(如支付金钱、交付物品)或不为一定行为(如不泄露商业秘密)。这种义务源于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例如合同、侵权等。
按产生原因分类
按义务类型分类
《民法典》对民事债务有明确规定:
当债务履行出现争议(如拖欠还款、拒绝赔偿),可能引发民事债务纠纷。例如,一方主张债权而另一方否认义务,需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
以上内容综合了法律定义、分类及实务场景,如需进一步了解纠纷解决程序或具体法律条款,可参考《民法典》相关章节或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扁桃体隐窝不受专利权保护的磁致伸缩错误显示大脑皮质分子层电话簿动脉钳法定补助费甘露糖醛酸供需平衡股方肌化工专用钢瓶霍耳氏韧带极限氧化作用空心砂心吹制机炼丹符号磷光分析法漏斗状流动卖国集团目的地契约木片压碎机纳萨罗夫氏现象偶然所得的财产清除面板键寿命曲线数字线路退回预付金额推事室拖欠偿还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