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Bodanskyl's method
red
this
【化】 geepound
base; basic; foundation; key; primary; radix
【化】 group; radical
【医】 base; basement; group; radical
family name; surname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博丹斯基氏法(Bodansky Method),在汉英词典中通常指一种用于测定血清或血浆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的经典生物化学分析方法。该方法由美国生物化学家奥托·博丹斯基(Otto Bodansky)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是临床医学和实验室诊断中重要的酶学检测技术之一。
博丹斯基氏法(Bodansky Method)
英文全称:Bodansky Method for Alkaline Phosphatase
中文释义:一种通过测量碱性磷酸酶水解底物(如β-甘油磷酸钠)生成无机磷酸盐的速率,从而定量酶活性的比色分析法。结果以"博丹斯基单位(Bodansky Unit, BU)"表示,即100毫升血清在37°C、pH 8.6条件下与底物反应1小时产生1毫克无机磷的酶量。
血清样本与β-甘油磷酸钠在碱性缓冲液(如二乙基巴比妥缓冲液)中孵育。
碱性磷酸酶催化底物水解,释放无机磷酸盐(PO₄³⁻)。
$$text{β-甘油磷酸钠} xrightarrow{text{ALP}} text{甘油} + text{PO}_4^{3-}$$
加入酸性钼酸盐试剂终止反应,生成磷钼酸复合物,后者被还原剂(如氨基萘酚磺酸)还原为钼蓝。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钼蓝在660 nm处的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计算酶活性单位。
该方法曾广泛用于诊断:
"博丹斯基氏法"中的"氏"指代创始人奥托·博丹斯基(Otto Bodansky, 1896–1958)。作为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他在1930年代率先建立该酶活性测定体系,推动了临床酶学发展。其命名符合科学术语惯例(创始人姓氏+方法/定律)。
随着技术进步,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连续监测法(使用对硝基苯磷酸盐为底物)因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已逐步取代传统博丹斯基氏法。但后者仍具历史意义,且在部分文献中作为参考标准。
参考资料:
“博丹斯基氏法”(Bodanskyl's method)是一种医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测定血清中磷酸酶的活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用途
该方法通过化学分析手段检测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常用于辅助诊断骨骼疾病(如佝偻病、骨肿瘤)或肝胆系统疾病(如胆道阻塞、肝炎)。
命名来源
以发明者姓氏“Bodansky”命名(注:部分文献可能拼写为“Bodanskyl”,需结合具体来源确认),属于早期生物化学检测技术之一。
临床意义
磷酸酶活性异常可反映代谢或器官功能障碍。例如,骨骼疾病患者ALP水平通常升高,而肝脏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变化。
方法局限性
由于该技术发布于20世纪早期,现代临床已逐步采用更精准的检测手段(如免疫分析法),建议结合最新医学指南解读结果。
如需进一步了解操作原理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医学史相关文献或临床检验学教材。
宝蓝巴西勒因波函数承兑信用证状杜鹃花科钙45管理程序输入输出固化时间胡椒酰检测手段胫舟韧带绝热收缩举反证的责任巨石的空间衰减框周满地花纹名字用法偏激的氢过氧比树基全碘乙烯热浪腮腺炎性麻痹色谱槽市场动态史前时代史四碘合镉酸钾苏丹G网膜状完全变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