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烯酮英文解释翻译、马鞭草烯酮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verbenone
【医】 verbenone
分词翻译:
马鞭草的英语翻译:
【医】 herba verbenae
烯酮的英语翻译:
【化】 olefine ketone
【医】 keten; ketene
专业解析
马鞭草烯酮 (Mǎbiāncǎo xī tóng)
定义:
马鞭草烯酮(英文:Verbenone)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单萜酮类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 C₁₀H₁₄O。它主要存在于马鞭草科(Verbenaceae)植物(如马鞭草)、迷迭香、桉树及松科植物中,具有独特的草药与木质香气。
化学特性:
其分子结构含有一个六元环与一个环外双键,并带有酮基官能团。化学性质表现为:
- 挥发性:易挥发,是植物挥发油的重要成分;
- 生物活性:在自然界中作为昆虫信息素,尤其对松树甲虫(如山地松甲虫)有驱避作用,干扰其聚集行为 。
应用领域:
- 香料工业:用于调配香精,赋予香水、化妆品木质与草本香调;
- 农业防治:作为生态友好的昆虫行为调节剂,替代化学杀虫剂防治林业害虫 ;
- 医药研究:初步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与抗氧化潜力,但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
权威来源参考:
- 化学数据库:化合物结构及性质参见 PubChem(NCBI)条目 Verbenone ;
- 植物化学研究:天然来源与生物合成途径详见《天然产物报告》(Natural Product Reports)期刊 ;
- 应用文献:害虫防治机制载于《农业与森林昆虫学》(Agricultural and Forest Entomology)。
注:以上链接为示例格式,实际引用请替换为相关领域的权威期刊或数据库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马鞭草烯酮(Verbenone)是一种单萜烯酮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以下从多个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化学性质
- 分子式与结构:分子式为$text{C}{10}text{H}{14}text{O}$,属于双环单萜烯酮类化合物,结构为双环[3.1.1]庚-3-烯-2-酮,含三个甲基取代基(4,6,6-三甲基)。
- 异构体:存在三种旋光异构体,包括右旋体((+)-Verbenone)、左旋体((-)-Verbenone)和外消旋体。右旋体天然存在于西班牙马鞭草油中,左旋体则具有生物活性。
2.物理性质
- 外观与气味:常温下为无色黏稠液体,具有类似樟脑、薄荷脑和芹菜的混合香气,接触空气后易氧化变黄。
- 物理常数:
- 沸点:天然来源的沸点为103~104℃(2.133kPa),合成来源(如α-蒎烯氧化)的沸点为227~228℃。
- 密度:0.974~0.978 g/cm³(不同来源略有差异)。
- 旋光度:右旋体[α]D可达+249.6°,左旋体为-144°。
3.来源与制备
- 天然来源:主要存在于桉树科植物(如蓝桉)、西班牙马鞭草油及久置氧化的松节油中。
- 合成方法:通过α-蒎烯的氧化反应制备,常用氧化剂包括三氧化铬、二氧化铅或高锰酸钾。
4.应用领域
- 香料工业:作为香精中间体,广泛用于调配樟脑、薄荷等香型产品。
- 生物防治:左旋体((-)-Verbenone)是树皮甲虫的抗聚集信息素,可干扰其通讯行为,用于林业害虫防控。
- 化学合成:作为前体化合物,可进一步氧化制备低蒎酮酸等衍生物。
5.注意事项
- 稳定性:易氧化,需避光密封保存。
- 异构体差异:不同旋光异构体的生物活性差异显著,左旋体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更为突出。
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如MSDS或合成路径),可参考化学数据库(如、4、12)。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巴望贝克氏法泵的接合器鼻发子音蚕蛹油常数表登记项巢菜核甙乘人不备地衣黄素酸地狱的发作的橄榄霉素更新域共基极反馈振荡器胶面轴心克利克尔氏层空间使用快色素漏斗架马镫皮带每次传送一行弥散现象尿道包柔氏螺旋体普通存款保管人启动程序按钮清除指令上流过滤器四人一组糖类外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