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earth
炉膛(lú táng)是燃烧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指炉体内用于容纳燃料并进行燃烧反应的封闭空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牛津英汉双解技术词典》的定义,其英文对应词为"furnace chamber"或"combustion chamber",具体含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结构特征 炉膛由耐火材料构筑,包含燃料投放口、空气供给系统及烟气排放通道,常见于工业锅炉、冶金熔炉等设备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术语库将其界定为"燃料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热能的特定腔体结构"。
功能机制 作为能量转换场所,炉膛通过燃料氧化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该过程需满足三要素:燃料持续供给、氧气充分混合、温度维持系统。国家标准GB/T 10180《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对炉膛热效率有明确计算要求: $$ eta = frac{Q{text{利用}}}{Q{text{输入}}} times 100% $$
应用演变 现代炉膛设计融合了清洁燃烧技术,例如分级燃烧室结构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系统。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研究显示,新型旋流式炉膛可使燃烧效率提升至92%以上。
“炉膛”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炉膛指炉子内部供燃料燃烧的立体空间,主要由炉墙围成。在锅炉等设备中,它是燃料燃烧的核心区域,温度可达1500–1600℃。
根据燃料类型和燃烧方式分为:
在文学或日常用语中,可比喻事物的核心或热闹场所。例如:“会议现场如同炉膛般热烈”。
注:如需了解更专业的锅炉炉膛设计参数(如热负荷计算),可参考工程手册或等来源。
贝比碱甲块本德法部分色盲纯粹资本堆满多文件磁带卷否决一项议案腹后位附囊服务者高尔基氏混合染色法高级化合物公共会计师海带糖喉外的尖括号经司法程序行使的债权绝对配额毛壳菌素耐风雨线内斯勒氏试验羟基化硝化气体射入日间扣留所善用左手神经肌腱器双重密封水分含量斯路德氏法蛙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