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sulfur granules
brimstone
【化】 brimstone
【医】 sulfur grundum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医】 appearance
granule
【医】 parvule
"硫黄状小粒"在汉英词典中的专业解释如下:
该术语由三个核心要素构成:
硫黄(liú huáng):对应英文"sulfur/sulphur",指原子序数16的化学元素(符号S),其标准原子量为32.066±0.002。常温下呈现黄色晶体形态,在119°C时发生相变成为液态。
状(zhuàng):表述物质形态特征,英语可译为"-like"或"in the form of",用于描述微观结构特征。
小粒(xiǎo lì):指直径小于2mm的颗粒物质,工业标准中对应"granule"或"particle",常见于矿物学分类体系。
在材料科学领域,该术语特指具有硫元素特征形态的微粒物质,常见于火山沉积物(如日本阿苏山硫磺采集标本)或工业硫磺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矿物分析报告指出,这类颗粒的莫氏硬度介于1.5-2.5之间,密度约为2.07g/cm³。
应用场景包含:
(注:参考资料来自中国科学出版社《现代汉语规范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在线版、美国化学会期刊数据库)
硫黄状小粒(硫黄样颗粒)是微生物学及医学中的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硫黄状小粒指放线菌感染时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的菌落聚集体,肉眼观察为黄色或白色小颗粒,显微镜下呈现典型的菊花状结构。这类颗粒质地较硬,因颜色类似硫黄而得名。
主要与放线菌属(如以色列放线菌)和诺卡菌属感染相关,常见于放线菌病患者的脓液或组织标本中。
硫黄本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符号S),常温下为黄色固体,但“硫黄状小粒”特指微生物感染中的病理产物,需与化学元素区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检测方法或治疗,可参考微生物学教材或临床指南。
本诺伊氏X线透度计编表日以后发生事项扁桃体窝不定志贺氏菌残余磁感应场曲产后痛抽样点穿刺放液法电动机感应加热器第三睑动时震颤复式简单安抗辅助操作字干将高空气象学黄皮症回肠盲肠吻合术煤胞内撑帕耳芬氏窦起货簿全居任选处理山姜私人所有特别地特殊臭气嫌恶调整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