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hosphoribosylamine
【化】 ortho-phosphoric acid; phosphoric acid
【医】 orthophosphoric acid; phosphoric acid
【化】 ribose
【医】 d-ribose; ribopyranose; ribose
amine
【化】 amine
【医】 amine
磷酸核糖胺(Phosphoribosylamine)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化学中间体,其名称和含义可从汉英词典角度及生物化学专业角度解析如下:
中文全称:磷酸核糖胺
英文全称:Phosphoribosylamine
缩写:PRA
词源分解:
因此,该化合物可理解为氨基连接的磷酸核糖分子。
化学结构
分子式为 ce{C5H12NO7P},结构上由β-D-核糖-5-磷酸(PRPP)的焦磷酸基被氨基取代形成,通式表示为:
5-磷酸核糖-1-胺(5-Phosphoribosyl-1-amine)。
嘌呤核苷酸合成的关键前体
磷酸核糖胺是嘌呤从头合成途径(de novo purine synthesis)的起始中间体。由谷氨酰胺提供氨基,在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GPAT)催化下,与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反应生成。
反应式与酶学机制
$$ce{
PRPP + Glutamine ->[text{GPAT}] Phosphoribosylamine + Glutamate + PP_i
}$$
该反应不可逆,是嘌呤合成的限速步骤,受终产物反馈抑制。
《生物化学》(Lehninger原理)
"磷酸核糖胺是嘌呤环组装的第一步产物,其氨基(N9位)成为嘌呤碱基的核心氮原子。"
(来源:Nelson, D. L., &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7th ed., p. 882)
生化数据库(BRENDA Enzyme Database)
酶编号:EC 2.4.2.14(GPAT),明确其催化PRPP胺化生成磷酸核糖胺的反应。
(来源:BRENDA: EC 2.4.2.14)
代谢通路数据库(KEGG Pathway)
在嘌呤代谢图(map00230)中标记为化合物C04088,参与所有生物体的核苷酸合成。
磷酸核糖胺(Phosphoribosylamine)是生物体内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代谢物。根据的权威资料,其英文名称为"Phosphoribosylamine",具体解析如下:
结构特征
由三个部分组成:
生物功能
在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中,5-磷酸核糖胺是第一个含氮中间体。其生成过程为:
$$
small
text{谷氨酰胺} + text{PRPP} xrightarrow{text{谷氨酰胺-PRPP-酰胺转移酶}} text{磷酸核糖胺} + text{谷氨酸}
$$
(PRPP:5-磷酸核糖焦磷酸)
代谢意义
作为嘌呤环合成的起始物质,后续会逐步添加甘氨酸、甲酰基等成分,最终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该物质在细胞增殖、DNA/RNA合成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注:由于搜索结果信息有限,更多专业细节建议查阅《生物化学》代谢途径相关章节,或通过PubMed等学术平台获取最新研究进展。
保安电源装置陈腐的打印机名动态地址转换对侧征翻滚负导体副突干法搅拌的共沸剂枸橼酸银癸烯海道坏幻觉性偏狂状态呼救信号甲·乙酮精神活动肌神经细胞扩充及改良准备拉乌尔定律两点的镁基润滑脂破坏和平石蜡发汗数字引用随意处方透照片豌豆灯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