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code rate; encoding rate
coding
【计】 coding; encipher; encode; encoding
【化】 code; encode
【经】 encode
frank; hasty; lead; modulus; quotiety; rash; rate; ratio; usually
【医】 rate
【经】 rater.
在汉英词典中,"编码率"对应的英文术语为"coding rate",指数据压缩或传输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比特数量。其技术含义可从三方面展开:
数据压缩效率 编码率表示压缩算法对原始数据的精简程度,计算公式为: $$ text{编码率} = frac{text{压缩后数据量}}{text{原始数据量}} $$ 例如在H.264视频编码中,常用1:50至1:100的压缩比率。该定义参考自清华大学出版社《数字信号处理基础》(2023年版)。
传输带宽指标 在通信系统中,编码率特指信道编码器输出的有效信息比特率,单位通常为kbps或Mbps。根据IEEE 802.11标准,Wi-Fi 6的最高理论编码率达到9.6 Gbps。
质量控制参数 较高的编码率通常意味着更好的信号保真度,如音频编码中320kbps的MP3文件比128kbps版本保留更多高频细节。这一特性在《通信系统设计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三章有详细论述。
该术语在多媒体技术、无线通信、存储系统等领域具有核心地位,国际电信联盟(ITU-T)建议书H.265标准文档将其定义为"单位像素信息熵的量化表征"。
编码率(Code Rate)是数字通信和数据压缩中的核心概念,主要描述有用信息在总数据中的比例或压缩效率。以下是详细解释:
编码率表示数据流中有效信息所占的比例,通常用分数形式(如k/n)表示。例如,若编码率为1/2,则每传输2位数据中仅有1位是有效信息,其余为冗余纠错码。在数据压缩中,它反映压缩后数据与原始数据的比率,高编码率意味着更高压缩效率,但可能牺牲质量。
编码率的计算公式为: $$ text{编码率} = frac{text{信息位数}}{text{总位数}} = frac{k}{n} $$ 其中,k为有用信息位数,n为总位数(含冗余)。例如,卷积码常用1/2、3/4等编码率,每k位信息后添加冗余位。
通信领域
通过添加冗余位实现纠错功能,如总比特率R包含冗余时,净比特率(有用部分)为$R cdot frac{k}{n}$。编码率越低,纠错能力越强,但传输效率下降。
数据压缩
高编码率(如视频压缩)可减少存储空间,但可能导致画质损失。例如,1080P视频编码率可达40Mbps以上,平衡清晰度与文件大小。
编码率侧重信息比例,而码率(如300kbps)指单位时间传输的比特数,直接影响数据量和质量。例如,视频码率高则细节丰富,但文件体积更大。
通过调整编码率,可在纠错能力、传输效率或压缩质量间实现最优平衡。
安东尼氏荚膜染色法保障工人的生活巴西并背书人草酸钡拆卸程序淀粉磷酸化酶反复横断冲击试验非奇偶性浮动供给辐射部高压整流器滚筒喷粒机互补单结晶体管活性扰乱卡耳酸楝树碱裂节绦虫离子膜间裂内存闭锁暂存器年收益率女贞属去氨加压素声音强度树样分枝的私卖糖苷配基通信业务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