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平均存货法英文解释翻译、加权平均存货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weighted average inventory method
分词翻译:
加权的英语翻译:
【计】 weighting
【经】 weighting
平均存货的英语翻译:
【经】 average inventory; average stock
法的英语翻译: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专业解析
加权平均存货法(Weighted Average Inventory Method)是一种存货成本流转假设下的会计计算方法,通过将期内可供销售存货总成本除以总数量,确定单位平均成本并应用于期末存货和销售成本核算。该方法符合国际会计准则IAS 2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适用于存货形态相似且成本波动频繁的场景。
核心公式:
$$
text{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 frac{sum (单批进货成本 times 进货数量)}{sum 进货数量}
$$
$$
text{期末存货价值} = text{剩余数量} times text{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
关键特征:
- 成本平滑性:均衡不同批次存货价格波动(来源: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 操作便捷性:无需跟踪具体批次流转,尤其适合大宗商品管理(来源:国际会计准则IAS 2)。
- 财务影响:损益表反映平均成本水平,资产负债表存货价值介于先进先出与后进先出法之间。
行业应用:
- 制造业: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连续生产行业
- 零售业:标准化商品如日用品、电子产品
- 国际航运:燃料库存核算
该方法与先进先出法(FIFO)的主要区别在于消除了价格剧烈波动对当期损益的显著影响,但可能降低财务报表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实务操作中需注意与税务处理要求的衔接,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73条明确规定允许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存货计价。
网络扩展解释
加权平均存货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存货成本核算方法,通过计算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价值。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该方法将期初存货成本与本期购入存货成本的总和,除以期初存货数量与本期购入数量的总和,得出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
二、计算公式
-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
text{单位成本} = frac{text{期初存货成本} + text{本期购入存货成本}}{text{期初存货数量} + text{本期购入存货数量}}
$$
- 发出存货成本:
$$
text{发出成本} = text{发出数量} times text{单位成本}
$$
- 期末存货成本:
$$
text{期末成本} = text{期末数量} times text{单位成本}
$$
或通过总成本倒挤:期初成本 + 本期购入成本 - 发出成本。
三、计算步骤
- 全月汇总:月末一次性汇总当月所有进货和期初存货的数量与成本。
- 计算平均单价:按上述公式计算单位成本。
- 分配成本:用单位成本乘以发出数量(或期末结存数量)确定成本金额。
四、特点与适用性
- 优点:
- 计算简单,仅需月末一次计算;
- 成本分摊折中,减少价格波动对存货价值的影响。
- 缺点:
- 无法实时反映价格变动,核算存在滞后性;
- 若物价波动剧烈,期末存货价值可能与实际成本偏差较大。
- 适用场景:适合存货种类多、价格相对稳定的企业,如日用品零售、标准化产品行业。
五、示例说明
假设某企业期初存货100件,成本1000元;本月购入200件,成本2200元。
- 单位成本 = (1000 + 2200) / (100 + 200) = 10.67元/件
- 若本月发出250件,则发出成本 = 250 × 10.67 ≈ 2667.5元
- 期末成本 = (300 - 250) × 10.67 ≈ 533.5元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会计教材或企业会计准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半膜肌布克氏牵伸术擦鞋童持证交易人错报促膝谈心短期借款儿童牙科学家方形镘刀分量类型格利雅腈合成法格状角膜炎糊里糊涂的混乱信息简单支付指示角膜散光计焦橡胶挤出料接受修正进页面奎核氮┳廉耻美好的磨光玻璃上圈套社会化医疗制度石油蜡膏蹄形状的通信接口尾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