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调变干扰英文解释翻译、交互调变干扰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cross modulation ifterference
分词翻译:
交的英语翻译:
associate with; bargain; deal; deliver; fall; friend; hand over; join; meet
mutual; relationship
【医】 venery
互调变的英语翻译:
【电】 intermodulation
干扰的英语翻译:
disturb; interfere; jam; molest; obstruct; violate
【计】 interference
【化】 disturbance
【医】 brushing; interfere; interference
专业解析
交互调变干扰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IMD) 是指当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同时通过一个非线性系统(如放大器、混频器或存在接触不良的射频连接器)时,系统非线性特性导致原始信号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出新的、原信号中不存在的频率分量的现象。这些新产生的频率分量称为互调产物 (Intermodulation Products)。当这些互调产物落在系统的工作频带内或接收机的通带内时,就会对有用信号造成干扰,即交互调变干扰。
-
核心机制与频率关系:
- 非线性系统是产生交互调变干扰的根本原因。理想的线性系统输出信号仅包含输入信号的频率成分及其谐波。而非线性系统的输出会包含输入频率的各种组合(和频、差频)。
- 最常见的互调产物是三阶互调产物 (Third-Order Intermodulation Products, IMD3)。假设有两个输入信号,频率分别为 $f_1$ 和 $f_2$ (且 $f_1 < f_2$),其三阶互调产物主要出现在:
$$
2f_1 - f_2
$$
$$
2f_2 - f_1
$$
- 例如,若 $f_1 = 100$ MHz, $f_2 = 101$ MHz,则三阶互调产物将出现在 $2 times 100 - 101 = 99$ MHz 和 $2 times 101 - 100 = 102$ MHz。如果系统的工作频带包含 99 MHz 或 102 MHz,这些新产生的信号就会形成干扰。
- 更高阶的互调产物(如五阶 $3f_1 - 2f_2$, $3f_2 - 2f_1$)也可能产生,但其幅度通常比三阶产物小。
-
干扰原理:
- 带内干扰: 产生的互调产物频率如果与有用信号的频率相同或非常接近,会直接叠加在有用信号上,降低信号的信噪比 (SNR),严重时导致信号无法解调。
- 邻近信道干扰: 互调产物可能落入邻近信道,干扰其他信道的正常通信。
- 接收机阻塞: 强干扰信号在接收机前端非线性器件(如低噪声放大器 LNA)产生的互调产物可能淹没微弱的期望信号。
- 发射机干扰: 发射机中的功放等非线性器件产生的互调产物可能通过天线辐射出去,干扰其他接收设备。
-
影响与重要性:
- 交互调变干扰是无线通信系统(如蜂窝网络、卫星通信、广播、雷达)中一个关键的性能限制因素。
- 它限制了系统的动态范围、接收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在多信道系统(如基站)中,不同信道信号间的互调是系统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 是衡量射频器件(放大器、混频器)和系统线性度的重要指标,通常用三阶截取点 (IP3) 来表征器件或系统抑制互调失真的能力。
参考来源:
-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 IEEE Standard Definitions of Terms for Radio Wave Propagation. IEEE Std 211-2018.
- Pozar, David M. Microwave Engineering. 4th ed., John Wiley & Sons, 2011. (Chapter on Noise and Distortion in Microwave Circuits)
- Rohde, Ulrich L., and David P. Newkirk. RF/Microwave Circuit Design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John Wiley & Sons, 2000. (Sections discussing Intermodulation and Linearity)
-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 documents on spectrum management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网络扩展解释
交互调变干扰(互调干扰)是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干扰现象,指两个或多个频率相近的信号通过非线性元件时,产生新的频率成分,从而对目标信号接收造成干扰的现象。
关键解析:
-
形成机理
当不同频率的信号(如$f_1$和$f_2$)通过非线性电路(如放大器、混频器)时,会因器件的非线性特性产生组合频率,例如$2f_1 - f_2$或$2f_2 - f_1$。这些新频率若落入接收机的工作频段内,就会干扰正常信号的解调。
-
主要原因
- 非线性元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等,其输入-输出特性不符合线性关系,导致信号叠加后产生额外频率分量。
- 多系统共存:多个通信设备共享同一频段时,信号间的相互作用加剧了非线性效应。
-
典型场景
常见于基站密集区域、多频段共址的天线系统,或电子设备内部电路设计不完善时。例如,手机信号塔附近若存在多个发射源,可能因互调干扰导致通话质量下降。
扩展说明:
互调干扰可分为三阶、五阶等类型,其中三阶互调(如$2f_1 - f_2$)因频率接近原信号且幅度较高,危害最大。实际工程中需通过优化滤波器设计、增加隔离度或采用线性化技术来抑制此类干扰。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诺氏综合征保护接地庇荫博恩霍弗尔氏状厂间运输成交从简单符林氏无关系统丹宁萃取物窦性传导阻滞分光辐射学肱二头肌外侧沟管理人会计红极毛细菌属黄酚酞环向间隙焦三酒石酸昆虫学家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流量表欧栗嘁嘁喳喳地讲群众场面蚀的舒缩交替的所有引用调整手轮托马斯磷肥顽固性的猥亵侵犯他人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