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nderbox
tinder; touchwood
【医】 agaric; amadou
box; case; casing; chest; hutch; tank
【医】 box; case; closet
火绒箱(Tinderbox)的汉英词典释义与历史考据
一、核心定义
“火绒箱”指一种存放引火物(火绒)的便携式容器,主要用于保存火种或配合燧石取火。其英文对应词为Tinderbox,由tinder(火绒,易燃物)和box(箱)复合构成。在工业革命前的欧洲与东亚,它是重要的生活工具,功能类似现代打火机的前身。
二、结构解析
材质与设计
传统火绒箱多为金属(如黄铜、铁皮)或木质结构,尺寸如手掌大小,内含分隔层:
工作原理
通过燧石与钢片摩擦产生火花(约800℃),溅射至火绒后吹气助燃,最终引燃蜡烛、柴堆等目标物。此过程在英文文献中称为striking a spark。
三、历史与文化意义
四、现代引申义
在英语中,tinderbox 衍生为比喻义,指“一触即发的危机局势”,如政治冲突或社会动荡(例:The region became a tinderbox of rebellion)。此用法源于火绒易燃特性,强调局势的敏感性。
权威参考来源
“火绒箱”(tinderbox)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火绒箱指一种装有火绒(干燥易燃物,如艾草、麻絮等)的容器,常用于传统取火工具中。它通常与火镰、火石配合使用:通过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火星,引燃火绒箱内的易燃物,从而生火。这种工具在火柴普及前被广泛使用。
在英语中,“tinderbox”常被用来比喻高度危险的局势或环境,尤其是容易引发冲突、暴力或战争的场景。例如:“The region became a political tinderbox.”(该地区成了政治火药桶。)。
在文学或口语中,火绒箱可能被赋予象征意义。例如安徒生童话《打火匣》(The Tinderbox)中,火绒箱是推动情节的重要道具。此外,火绒草(如阿尔卑斯火绒草)因耐寒特性常被用作国花或文化符号。
火绒箱既是一个具体的历史工具,也是形容潜在危机的生动比喻。它的双重含义使其在语言和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肠粘连嗔染器达科塔州电机减速机多机程序库芳化成环脱水作用分类器符号化各部关系关连氨基酸国际均势固执的欢闹的活动房屋监狱工厂节点间目的地队列金氏单位可见范围吸收光谱测定空闲口臭的岿然满秩侵权行为的责任球陀螺软件存储赊欠买卖石蜡敷糊双边支付同时工作头孢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