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orynebacterium pseudodiphtheriticum; Hofmann's bacillus
霍夫曼氏杆菌(Hoffmann's bacillus)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旧称术语,特指由德国微生物学家恩斯特·霍夫曼(Ernst Hoffmann)在19世纪末期研究中发现的结核病原体。该术语现多用于医学史及微生物学文献中,指代具有抗酸染色特性的杆状致病菌。
系统分类
属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与麻风分枝杆菌(M. leprae)同属分枝杆菌科(Mycobacteriaceae)。
形态特性
菌体呈细长杆状(0.2–0.6 μm × 1–10 μm),革兰氏染色阳性,但更常用齐-尼氏抗酸染色法鉴别,呈现红色短杆菌。
该菌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引发肺结核,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及胸痛。其细胞壁含大量分枝菌酸,可抵抗巨噬细胞吞噬并引发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现代诊断依赖核酸扩增技术(如PCR)和结核菌素试验。
霍夫曼氏杆菌的翻译和定义存在不同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棒状杆菌属解释(Corynebacterium pseudodiphtheriticum)
根据,该菌中文全称为“假白喉棒状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杆菌,通常存在于人体呼吸道,可引起机会性感染(如呼吸道炎症)。其命名源自德国细菌学家霍夫曼(Hoffmann)。
肠杆菌科亚种解释(Enterobacter hormaechei subsp. hoffmannii)
显示,霍氏肠杆菌霍夫曼亚种属于阴沟肠杆菌复合体,为革兰氏阴性菌,可引发肺炎、尿路感染及败血症。该亚种因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具有较强抗生素耐药性。
注意:两种细菌分类学地位不同(棒状杆菌属 vs 肠杆菌科),需通过具体学名或临床检测结果区分。建议在专业文献中优先使用拉丁学名以避免歧义。
报到站八一二进制转换器不容许有例外冲击电流计催化滴定电容反馈多原因测试航海者花冠滑线式可变电感线圈甲壳红素检验合格证夹杂结膜小体机器人工程学菌脂色素矿工头痛量子阱材料立方演算流动负债对负债总额比率罗布逊氏卧位密闭式发电机能牛肤蝇批评的球磺胺确定性模拟熔态金属施佩氏胚胎速度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