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post condition; post-condition
【计】 postpostion
capitulation; condition; factor; if; prerequisite;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
term
【计】 condition; criteria
【医】 condition
【经】 condition; proviso; terms
在汉英词典框架下,"后置条件"对应英文术语"postcondition",指程序执行后必须满足的特定状态或结果要求。该概念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具有明确的技术定义与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编程契约规范
作为方法或函数执行后的质量保证机制,后置条件通过断言语句明确约定输出值的有效范围或对象状态的合法变更。例如在Java的JML规范中,使用ensures
子句定义方法执行后的属性约束。
形式化验证标准
ISO/IEC 15476-6:2007标准将后置条件纳入形式化规格说明语言,要求用数学表达式精确描述系统状态转换后的有效结果集合,这种形式化定义常见于Z Notation等规范语言的应用。
契约式设计核心
Bertrand Meyer在《面向对象软件构造》中构建的Eiffel语言,通过POSTCONDITION
关键字强制实施类方法的后置条件验证,形成"防御性编程"的重要实践范式。
该术语在数据库事务处理(ACID特性)和硬件描述语言(HDL)中均有延伸应用,其跨领域通用性印证了形式化方法在系统工程中的基础地位。
后置条件(Postcondition)是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属于契约式设计(Design by Contract)理论的一部分。它主要用于明确程序模块(如函数、方法或类)执行后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具体解释如下:
后置条件指在某个操作(如函数调用、方法执行)完成后必须成立的条件。它规定了:
例如,一个计算平方根的函数的后置条件可能是:“返回值必须是非负数,且其平方等于输入值”。
def divide(a: float, b: float) -> float:
# 前置条件:b ≠ 0
assert b != 0, "Divisor cannot be zero"
result = a / b
# 后置条件:结果乘以b应近似等于a(考虑浮点误差)
assert abs(result * b - a) < 1e-9, "Postcondition failed"
return result
若需进一步了解契约式设计或具体编程语言(如Eiffel、Java的JML)中的实现细节,建议查阅软件工程或形式化方法相关教材。
菠萝蛋白窗檐存在论者等化多相硝化作用放弃自己的权利要求福诺一二六二故障指示设备桁核子数滑车上的加工制品可凝结的空腔幅射蜡叶标本卤霉素论客螺旋形步态的螨热满足法则某事内插器强力车床七叶吗啉日本油桐删除语句蛇麻受计算机限制的舒展四肢粟粒性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