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后热处理英文解释翻译、后热处理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after-baking; postheat treatment

分词翻译:

后的英语翻译: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医】 meta-; post-; retro-

热处理的英语翻译:

heat treatment
【化】 heat treating; heat treatment; thermal treatment

专业解析

后热处理(Post-heat Treatment)指在材料完成主要加工工序(如焊接、铸造、锻造等)后施加的受控加热与冷却过程,旨在优化材料的微观组织、消除残余应力或改善特定力学性能。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与目的

  1. 中文术语

    后热处理 特指工件经历初始加工后实施的二次热处理工艺,区别于原始成型或焊接过程中的热处理。

  2. 英文对应术语

    Post-heat Treatment(通用术语)或Postweld Heat Treatment (PWHT)(焊接领域专称)。

  3. 核心目标

    • 消除残余应力:通过高温回火降低焊接或冷加工导致的内部应力,防止变形或开裂(来源:ASM International《热处理手册》)。
    • 改善韧性:调整显微组织(如细化晶粒、球化碳化物),提升材料抗冲击性能(来源:AWS D1.1《钢结构焊接规范》)。
    • 稳定尺寸:减少服役过程中的尺寸变化,确保几何精度(来源:Springer《材料工程百科全书》)。

二、典型应用场景

  1. 焊接后热处理(PWHT)

    常见于压力容器、管道焊接接头,采用600–650°C 保温缓冷,使扩散氢逸出并软化淬硬区,避免氢致裂纹(来源:API 510《压力容器检验规范》)。

  2. 增材制造(3D打印)后处理

    对金属打印件进行去应力退火(如钛合金700–850°C),消除层间热应力,提高疲劳寿命(来源:Additive Manufacturing期刊)。

  3. 铸造/锻造后调质

    通过淬火+高温回火 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平衡强度与韧性(来源:SAE J406《钢淬透性标准》)。


三、工艺参数与标准规范

参数类型 典型范围 参考标准
加热温度 550–750°C(碳钢/低合金钢) ASME BPVC Section VIII
保温时间 1小时/25mm厚度 ISO 13916:2017
冷却速率 ≤200°C/h(缓冷防裂) EN 1011-1:2009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ASM Handbook Vol.4A《钢的热处理基础》

    系统阐述后热处理原理(ASM International出版)。

  2. AWS B2.1:2021《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定义焊接后热处理参数选择依据(美国焊接学会)。

  3. GB/T 7232-2012《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

    中国国家标准术语定义(国家标准委)。


注:实际工艺需根据材料成分、工件厚度及服役条件调整,建议依据具体行业标准(如ASME、ISO)执行。

网络扩展解释

后热处理是焊接工艺中的关键步骤,主要用于改善焊接接头性能并防止缺陷。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

后热处理(Post-Welding Heat Treatment, PWHT)是指在焊接完成后,对焊件进行加热、保温及缓冷的热处理过程。它不同于焊前预热,而是针对焊后金属组织调整和应力消除的专项工艺。

二、核心目的

  1. 消除残余应力:通过加热减缓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降低因温度骤变引起的内部应力。
  2. 去氢防裂:促使焊缝中的扩散氢逸出,避免氢致裂纹(如延迟裂纹)的产生,尤其对低合金钢等敏感材料至关重要。
  3. 改善机械性能:调整金属晶粒结构,提高韧性并降低硬度,从而增强焊接部位的抗疲劳和抗脆断能力。

三、工艺参数

四、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厚板焊接、高碳钢或低合金钢等易产生氢脆的材料,以及承受动载荷或低温环境的关键结构件。

五、与相关工艺的差异

通过后热处理,可显著提升焊接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是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跛行的不定区常驻采购人员初次服刑者从中牟利弹箕心型撑二次验算跟膝试验工作站结构图合用设备收益硷度减少腱切断精神盲局灶诊断勘验记录流线刨片机匹米诺定乳香二烯酮酸伸缩度十九烷二甲酸属性定义符数值口计径死神特劳伯氏呼吸困难未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