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Henle's spine
Chinese; man
rein in; tie sth. tight
【医】 lux; meter candle
family name; surname
thorn
【医】 acanth-; acantha; echino-; spina; spinae; spine
汉勒氏棘(Henle's spine)是一个解剖学术语,指颅底蝶骨(sphenoid bone)上的一个特定骨性突起。该名称源自19世纪德国解剖学家弗里德里希·古斯塔夫·雅各布·亨勒(Friedrich Gustav Jakob Henle),用于纪念他在解剖学领域的贡献。以下是详细解释:
解剖位置与结构
汉勒氏棘位于蝶骨大翼(greater wing of sphenoid)后缘,靠近棘孔(foramen spinosum)内侧。它是一个尖锐的小骨突,作为蝶下颌韧带(sphenomandibular ligament)的附着点,参与颞下颌关节的稳定。
功能意义
作为韧带附着点,汉勒氏棘在维持下颌骨运动时的力学平衡中起辅助作用。其位置邻近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如下颌神经分支),是颅底手术的定位标志之一。
术语的汉英对照
在专业文献中,该结构也常被称为"angular spine" 或"spine of sphenoid bone"。
临床关联性
在耳科手术(如中耳乳突手术)中,"汉勒氏棘"有时被误用于描述颞骨乳突部的骨性标志(如"suprameatal spine"),但严格解剖学定义中,此名称专属于蝶骨结构。需注意术语的准确使用场景。
权威参考资料
关于“汉勒氏棘”的详细解释如下:
专业术语背景
“汉勒氏棘”是医学解剖学领域的专业术语,对应的英文为Henle's spine,通常以19世纪德国解剖学家弗里德里希·古斯塔夫·亨勒(Friedrich Gustav Henle)的姓氏命名。此类术语多用于描述人体特定部位的骨性突起或标志性结构。
可能的解剖学定位
根据术语命名习惯推测,它可能指人体骨骼中的某处棘状突起(如颞骨、蝶骨等部位的骨性标志),但具体位置需结合专业文献确认。例如,在耳科中,亨勒氏棘可能与耳部软骨结构相关。
中文“棘”的含义
“棘”在汉语中本义为酸枣树(多刺灌木),引申为针形刺状物,符合解剖学中对细小尖锐结构的描述,如“棘突”(骨骼或表皮突起)。
(注:受限于搜索结果信息,以上解析部分结合了术语命名规则及“棘”的引申义推断,仅供参考。)
报童问题电磁铁驱动器靛磺酸琼脂迪弗氏法蜂窝状载体甲硫普林交换设备接口测试寂静的局部诊断军校学生可裂材料硫氨素卵巢妊娠氯醛乌拉坦脑性眼球发育不全内部神经内堂平行谱带七叶素溶剂化反应萨佩氏韧带生路十六烷石棉被覆双缝术水细菌学讨厌的事塔盘蒸汽上升口妄想性精神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