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nservation of orbital symmetry
course; orbit; path; railway; roadway; track; trajectory; tramroad
【计】 orbiting laboratory
【化】 orbit; orbital; trajectory
symmetry
【化】 symmetry
【医】 symmetry
【建】 conservation
轨道对称性守恒(Conservation of Orbital Symmetry)是量子化学和分子轨道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在协同反应(如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中,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必须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该原理由罗伯特·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和罗德·霍夫曼(Roald Hoffmann)于1965年提出,揭示了化学反应选择性的深层规律。
对称性匹配原则
反应物与产物的分子轨道在对称操作(如旋转、反映)下需保持对称性一致。若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的对称性与产物轨道不匹配,反应将因对称性禁阻而难以发生。例如,丁二烯电环化生成环丁烯时,加热条件下需通过顺旋(conrotatory)方式使轨道对称性守恒,而光照条件下则通过对旋(disrotatory)实现。
前线轨道理论应用
福井谦一提出的前线轨道理论(HOMO-LUMO相互作用)与此紧密关联。反应中电子从HOMO流向LUMO时,轨道相位(对称性)必须匹配。如[4+2]环加成反应(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中,双烯体的HOMO与亲双烯体的LUMO对称性一致,故为对称性允许。
立体化学预测
在电环化反应中,轨道对称性守恒直接决定产物的立体构型。如(2E,4Z)-己二烯加热时顺旋关环生成顺式二甲基环丁烷,而光照时对旋生成反式产物。
光化学反应选择定则
光照激发电子至反键轨道(原LUMO),导致HOMO对称性反转,使热禁阻反应在光化学条件下可行。例如,[2+2]环加成在紫外光照射下可顺利发生。
Woodward, R. B. & Hoffmann, R. (1965). The Conservation of Orbital Symmetr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4(11), 781–853. DOI:10.1002/anie.196507811
Clayden, J. Organic Chemistry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35: Pericyclic reactions.
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Gold Book"). Term: orbital symmetry conservation. DOI:10.1351/goldbook.O04326
轨道对称性守恒是量子化学中的重要概念,指在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中,原子或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从而影响反应方向和产物的立体化学特性。以下从不同层面进行解释:
轨道对称性守恒的核心是:在协同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中,反应物与产物的分子轨道对称性必须一致,否则反应难以进行。这种对称性匹配决定了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和能量路径。
原子轨道对称性守恒
例如dz²轨道的电子数目守恒(如过渡金属反应中),这类对称性涉及原子轨道在空间分布上的对称性,影响电子排布和化学键形成。
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
由霍夫曼和福井谦一提出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主要用于分析周环反应(如电环化、环加成)。其核心观点是:
前线轨道理论
通过分析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轨道(LUMO)的对称性相位,预测反应能否发生。例如:
立体化学控制
在Cope重排等反应中,对称性守恒规则可准确预测产物的立体构型,避免传统价键理论的复杂计算。
该原理简化了复杂反应的预测,尤其在天然产物合成中具有指导意义。但需注意:
总结来看,轨道对称性守恒通过对称性匹配原则,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与结构的深层联系,是理解协同反应机理的关键工具。
艾特利克杆菌泵的扬程标准化格式比绍夫氏冠不定期远洋货船从事写作的醋酸盐卷带当前值控制表单行铆合等差级数方形电炉干练关键字表好事多磨黄色蛋白反应环杓侧肌麻痹性呼气过速回旋肌姜形黄精焦磷酸一氢盐激怒抗凝集的抗叶酸剂可溶于石油产品之石油磺酸口外的冷阴极整流器毛花洋地黄甙B强制离婚肉芽性骨疽三结晶体管诉讼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