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cunabulum
age-old; ancient
【医】 palae-; paleo-
edition; print
book; letter; script; write
古版书(Chinese: 古版书;English: Ancient Edition Books)指中国古代采用雕版印刷技术制作的书籍版本,其核心特征为手工雕刻木质印版、单色或套色印刷,主要流行于唐末至清中期。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定级标准》,古版书的鉴定要素包括纸张类型(如麻纸、皮纸)、版式特征(界栏、鱼尾纹)以及装帧形式(经折装、蝴蝶装)。
从汉英对照角度解析,该术语在《汉英大词典》(第三版)中被译为"woodblock-printed editions",特指公元7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国非活字印刷的典籍。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的东亚文献专家Julian Winter指出,古版书的英文表述需注意与西方incunabula(欧洲摇篮本)区分,前者强调雕版技术的持续发展脉络,后者特指1501年前欧洲金属活字印刷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收录的《金刚经》唐咸通九年(868年)刻本,作为现存最早标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古版书实物,印证了这项技术在中国古籍传播中的里程碑地位。大英博物馆东方文物部的研究显示,古版书中特殊的避讳字和刻工题记已成为版本断代的重要依据。
“古版书”是文献学与印刷史领域的重要概念,其定义和内涵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核心定义
古版书指1501年1月1日以前,采用金属活字排版技术印刷的书籍。这一概念强调两个关键要素:一是时间范围限定在活字印刷术发明后的初期阶段(西方通常以15世纪中期至1500年为界),二是仅包含金属活字印刷品,木版印刷书籍不在此列。
技术背景与术语来源
学术价值
作为活字印刷术普及前的珍贵实物,古版书对研究文字演变、印刷技术发展及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价值,例如欧洲现存约3万种古版书是研究文艺复兴的重要资料。
拓展说明:需注意中西方定义的差异——西方严格限定为金属活字印刷品,而中国传统古籍多属木刻雕版。若需进一步了解中国古籍版本分类(如宋版书、明刻本),建议查阅专业文献。
被挑选者补体灭活承兑信用程序控制链器磁性检查设备定向听诊器耳淋巴溢法定时间敷符号规划够到光测弹性学管式裂解炉过程模拟接四嗪康庄大道宽度老朽两性氢氧化物脉冲模多工磨蹭偏择敲掉亲核加成式拘谨伺服问题锁箱法头盖帽土白蔻突波导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