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可听音域英文解释翻译、可听音域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range of audibility

分词翻译:

可的英语翻译: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听的英语翻译:

audition; hear; let; listen to; obey
【医】 audio-; audition; auditus; hearing

音域的英语翻译:

【医】 register; voice register

专业解析

可听音域(英文:Audible Range 或Audible Spectrum)是指人类听觉系统能够感知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声学领域,这是一个基础且关键的生理声学概念。

  1. 核心定义与范围: 可听音域通常指频率范围在20赫兹(Hz)到 20,000赫兹(20 kHz) 之间的声音。低于20 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Infrasound),高于20 k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Ultrasound),这两者均超出了正常人类听力的感知范围。这个范围定义了人类能够“听到”的声音的物理基础。

  2. 物理特性与感知:

    • 频率(Frequency):决定了声音的音调(Pitch)。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如鸟鸣声);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如低音鼓声)。可听音域覆盖了从极低沉到极尖锐的声音。
    • 强度(Intensity):声音的强度(通常用分贝dB表示)必须在听觉阈值以上才能被感知。可听音域内不同频率的声音,其能被感知的最小强度(听阈)是不同的,人耳对1 kHz到5 kHz范围内的声音最为敏感。
  3. 个体差异与影响因素:

    • 可听音域并非绝对固定。它受到年龄的显著影响。婴幼儿通常能听到接近或略高于20 kHz的声音,但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高频听力会逐渐下降(老年性耳聋,Presbycusis),许多成年人的实际上限会降至15 kHz或更低。
    • 听力损伤、噪音暴露史、遗传因素以及某些疾病也会导致个体可听音域的改变或缩小,尤其是高频部分的损失最为常见。
  4. 应用与意义: 理解可听音域对于多个领域至关重要:

    • 音频工程与音乐:设计音响设备(扬声器、耳机)、音乐录制与混音、音频压缩格式(如MP3)都需要考虑人耳的听觉范围,优化声音再现的保真度。
    • 通信技术:电话系统、语音识别系统的频响设计通常集中在语音的主要频率范围(约300 Hz - 3.4 kHz),这是可听音域中对语音清晰度贡献最大的部分。
    • 听力学与医学:听力测试(纯音测听)的核心就是测量个体在不同频率(通常在125 Hz - 8 kHz)上的听阈,以评估其可听音域的状况和听力损失程度。
    • 声学设计:建筑声学、环境噪声控制也需要考虑人耳的敏感频率范围。

参考来源:

  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声学术语标准 (ISO 1996-1:2016 Acoustics - Description,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noise - Part 1: Basic quantities and assessment procedures)
  2.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关于心理声学的标准 (ANSI S1.1-2013 Acoustical Terminology)
  3. 听力学教科书(如 "Audiology: Science to Practice" by Steven Kramer & David K. Brown)
  4.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听力损失的事实文件
  5. 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ASHA)关于听力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

网络扩展解释

可听音域指人类能够感知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指20赫兹(Hz)至20,000赫兹(20kHz)之间的声波振动。这一概念与音乐或发声体的音域不同,后者特指乐器或人声的发声范围。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可听音域(Audible Frequency Range)是听觉系统能分辨的声波频率区间。根据说明,它强调“高低音的可达范围”,但具体到人类生理极限时,通常以20Hz-20kHz为理论值。

  2. 实际应用中的个体差异

    • 年龄影响:年轻人可能听到接近20kHz的高频,但随年龄增长,感知上限会下降(例如成年人通常到15kHz左右)。
    • 健康因素:长期暴露于噪音或耳部疾病会缩减可听范围。
  3. 与音乐音域的区别
    音乐中的音域(如和所述)指乐器或人声的最低音到最高音范围,例如钢琴音域为A2-C5(27.5Hz-4186Hz),明显窄于人类可听音域。

  4. 测量与标准
    可听音域常用声学仪器(如频率发生器)测定,国际标准ISO 226:2003定义了人耳等响曲线,反映不同频率的感知灵敏度差异。

  5. 超出范围的声音

    • 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可用于地震监测或动物通信(如大象)。
    • 高于20kHz:称为超声波,应用于医学成像或工业检测。

提示:实际生活中,多数音乐和语音集中在50Hz-8kHz之间,而高保真音响设备需覆盖更宽频段以还原细节。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爱克列斯一乔丹电路巴豆酰基胆脂醇物质等偏线电报调制第二次辩护状非平衡系统富饶高级磁卡汞基货主承担风险的运单剪切粘度紧链装置巨舌克拉来特喹甲硫酯腊蒙氏絮凝试验离子排斥纯化漏斗货柜箱媒染染色每天的试验模拟线模型中的参数内收的羟色氨酸瑞香苷杀鼠酮钠盐剩余遗产权益图象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