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aw cut
"锯痕"在汉英词典中的规范释义为"saw mark"或"kerf mark",特指锯切工具在加工过程中于材料表面形成的线性痕迹。该术语常见于材料工程和木工制造领域,具有以下专业内涵:
形貌特征 指锯齿与材料接触时产生的周期性沟槽状痕迹,其宽度等于锯齿厚度(齿宽),深度与锯切压力成正比。典型锯痕剖面呈波浪形,间距与锯齿间距一致(来源:《机械加工术语国家标准》GB/T 4863)。
工艺参数影响 锯痕深度计算公式为: $$ h = frac{f cdot tanalpha}{2pi n} $$ 其中f为进给速度,α为锯齿前角,n为转速。该公式源自剑桥大学材料工程实验室2022年的切削力模型研究。
质量检测标准 根据ISO 1302:2020表面粗糙度标准,锯痕作为表面纹理特征参数,其Ra值(算术平均粗糙度)应控制在0.8-3.2μm范围内方属合格加工面。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 E177手册对此有详细分级说明。
工程应用 在法医物证鉴定领域,锯痕形态分析可追溯作案工具特征,该技术已写入《公安部物证鉴定规范(2023版)》第五章。航空航天领域则通过显微锯痕分析判断金属疲劳断裂成因(来源:NASA材料失效案例库MSFC-2024)。
“锯痕”是一个多领域术语,具体含义需结合不同场景理解:
指物体被锯切后,在断面或表面留下的痕迹,通常表现为条状或阶梯状纹路。其形成与锯片的运动方式、材质特性等因素相关。
法医物证检验领域
锯痕是工具痕迹鉴定的重要对象,通过分析断面的阶梯纹、展平面、齿列特征等,可判断锯的类型、起锯方向,甚至关联嫌疑工具。例如:
木材加工装饰领域
指通过刻意在木材表面制造不规则锯痕或划痕形成的装饰工艺(锯痕饰面),用于营造自然粗犷的视觉效果,常见于家具、墙板等。
制造业问题分析
指锯切过程中因操作或工具缺陷导致的非预期痕迹,常见原因包括:
在工业生产中,锯痕可能影响材料强度或美观度,需通过调整锯片参数(如外径跳动控制在10丝内)、优化切割工艺等手段减少痕迹(参考解决方案)。
该词具有多义性,既可指自然形成的切割痕迹(法医学),也可指人工刻意制造的装饰纹路(工艺),或是生产缺陷(制造业),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保湿剂丙氧基化物仓储成本车把出走动机说明法拉第电池非对映异构现象改编观察目镜汇款方式几何学机力螺丝攻可变现净值法控制板列成表的流电池屏幕查询清除屏幕三叉神经中脑降根殊途同归数值应用饲酸模根酸特鲁瓦西埃氏淋巴征天然磁铁填隙化合物体积电阻系数韦萨留斯氏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