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度英文解释翻译、表面粗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surface roughness; surfaceness
分词翻译:
表面的英语翻译:
surface; exterior; facade
【化】 surface
【医】 superficies; surface
粗度的英语翻译:
【机】 roughness
专业解析
表面粗度(Surface Roughness)是机械工程与制造领域的核心术语,指加工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的起伏程度,具体表现为微小峰谷的高低偏差。其英文对应术语为Surface Roughness,强调实际表面轮廓偏离理想光滑表面的程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术语定义与核心参数
-
算术平均偏差(Ra)
最常用的评价指标,定义为轮廓曲线上各点至基准线绝对偏差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
Ra = frac{1}{l} int_{0}^{l} |y(x)| , dx
$$
其中 ( l ) 为取样长度,( y(x) ) 为轮廓偏差值。Ra值越小,表面越光滑(来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术语手册》)。
-
轮廓最大高度(Rz)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最高峰与最低谷的垂直距离,反映极端起伏状况(来源:ISO 4287:1997 国际标准)。
二、工程应用与重要性
- 功能影响:表面粗度直接影响零件的摩擦系数、耐磨性、密封性及疲劳强度。例如,液压缸内壁需低Ra值(通常≤0.4μm)以保证密封性(来源: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B46.1标准)。
- 加工工艺关联:车削、铣削等工艺的进给量、刀具几何角度均会显著改变表面粗度(来源:《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著)。
三、测量方法与标准
- 接触式测量
使用轮廓仪(Profilometer)的探针直接扫描表面,精度高但可能划伤软质材料(来源:德国DIN 4768标准)。
- 非接触式测量
激光干涉法或白光干涉仪适用于精密光学元件,避免物理接触(来源:ISO 25178-2:2012)。
四、典型应用场景对比
表面粗度等级 |
Ra值范围(μm) |
适用场景 |
精密抛光 |
≤0.025 |
光学镜片、高精度轴承 |
精磨 |
0.1~0.4 |
机床导轨、液压阀 |
普通车削 |
1.6~6.3 |
非配合面、外壳零件 |
权威参考资料
- 国际标准
- ISO 4287: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 Surface texture: Profile method
- ASME B46.1: Surface Texture (Surface Roughness, Waviness, and Lay)
- 学术文献
- Whitehouse, D.J. Handbook of Surface and Nanometrology (IOP Publishing, 2011)
- 王先逵.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
网络扩展解释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机械加工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重要指标,具体解释如下:
一、定义与分类
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微小峰谷的不平度,波距通常小于1mm。根据波距(S)可分为:
- 表面粗糙度:S < 1mm
- 表面波纹度:1mm ≤ S ≤ 10mm
- 形状误差:S > 10mm
二、影响因素
- 加工方法
刀具摩擦、切屑分离时的塑性变形、高频振动等均会形成表面粗糙度。
- 刀具参数
主偏角、副偏角越小,刀尖圆弧半径越大,粗糙度越低;刀具材料与工件亲和力强易导致积屑瘤,增加粗糙度。
- 材料与工艺
不同材料和加工工艺(如电加工)会形成深浅、疏密不同的微观痕迹。
三、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 耐磨性:粗糙表面减少有效接触面积,加速磨损。
- 配合稳定性
- 间隙配合:粗糙度增加导致间隙扩大;
- 过盈配合:微观凸峰被挤平,降低连接强度。
- 疲劳强度:粗糙表面易引发应力集中,降低疲劳寿命。
- 其他性能:包括密封性、耐腐蚀性、接触刚度等。
四、评定参数
常用指标(单位:μm):
- 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最常用;
- Rz(不平度平均高度);
- Ry/Rmax(最大高度)。
五、测量方法
- 比较法:通过样板或触感粗略判断;
- 干涉法:利用光学原理精确测量。
以上内容综合了机械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核心要点,如需完整参数对照表或具体工艺优化建议,可参考、2、4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白毛茛分碱半贫液泵草拟诉讼纲要超松弛法传播平均速率醇量计促睡眠肽电磁继电器防微杜渐费-托合成法黑黝黝计算单位劳特氏窦联邦储备银行制度卤代烷瘰疬体质学录音带脉捕微茫钠灯泥坑胚流产祈愿的燃烧性仁厚融合天花实际工时受保护者投降拖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