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予英文解释翻译、寄予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express; give; place; place on; show
相关词条:
1.place
例句:
- 我听说约翰是共和党人寄予巨大希望的人。
I heard John was the republican's great white hope.
- 信件贴够了邮票就可以寄予航空。
Letters with enough stamps can go by air.
分词翻译:
予的英语翻译:
give; grant; I
专业解析
“寄予”是一个汉语动词,其核心含义是将某种抽象事物(如情感、希望、期望、信任等)托付、寄托或赋予给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在汉英词典中,它的对应英文翻译通常包括:
- To place (hope, trust, etc.) on/in: 这是最常用和直接的翻译,强调将某种期望或情感“放置”在对象身上。
- 例:父母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 Parents place high hopes on their children. [来源:《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
- 例:人民寄予政府厚望。 The people place great hopes in the government. [来源: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5版)]
- To pin (one's hopes, etc.) on: 这个短语形象地表达了“将希望等固定/钉在...上”,强调依赖和寄托。
- 例:投资者寄予新项目很大的希望。 Investors pin great hopes on the new project. [来源: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
- To repose (confidence, trust) in: 这个翻译较为正式,常用于表示寄托信任、信心。
- 例:领导寄予他充分的信任。 The leader reposed complete confidence in him. [来源:韦氏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 To vest (hope, authority) in: 这个翻译也较为正式,尤其当涉及赋予权力或责任时。
- 例:宪法寄予总统特定的权力。 The constitution vests specific powers in the president. (注:此例中“寄予”更偏向“赋予”之意) [来源:布莱克法律词典(Black's Law Dictionary),相关概念引申]
- To have/entertain (hopes, expectations) for: 表示对...怀有某种希望或期望。
- 例:我们对这次合作寄予厚望。 We have high hopes for this cooperation. [来源:剑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核心语义与用法解析:
- 对象抽象性: “寄予”的对象通常是抽象名词,如“希望”、“期望”、“厚望”、“信任”、“信心”、“关怀”、“同情”、“重托”等。它不用于具体的实物。
- 方向性: 它包含一个明确的指向性,即“谁”寄予“什么”给“谁/什么”。常用结构为:
A 寄予 B (以) C
(A 将 C 寄予 B)
A 对 B 寄予 C
- 情感与责任: “寄予”常常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如深切的希望、殷切的期望)或重大的责任(如托付重任)。
- 正式程度: 该词常用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场合。
权威引用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对“寄予”的释义为“寄托(希望等)”。这是汉语母语词典的权威定义,明确了其核心是“寄托”抽象事物。[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牛津大学出版社: 提供了 “place hopes on/in sb/sth” 作为 “寄予(希望)” 的标准对应翻译,并辅以例句说明用法。这是国际公认的权威英语学习词典。[来源:A S Hornby, 李北达(编译).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 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8.]
-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5版)培生教育出版集团: 同样将 “place your hope/trust/faith in sb/sth” 列为 “寄予(希望/信任)” 的主要英文表达,强调其“寄托”之意。[来源: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5th ed.). Harlow, Essex: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14. 对应中文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典型用例:
- 寄予厚望: 这是最常见的搭配,表示对某人或某事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国家对新一代寄予厚望。 (The nation places high hopes on the new generation.)
- 寄予同情: 表示对某人或某群体给予同情。我们对受灾群众深表同情并寄予关怀。 (We express deep sympathy and place our concern on the affected people.)
- 寄予重托: 表示将重要的任务或责任托付给某人。董事会寄予新任CEO带领公司转型的重托。 (The board reposed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leading the company's transformation in the new CEO.)
总之,“寄予”是一个表达将抽象情感、期望或责任托付、寄托给特定对象的正式动词,其英文翻译需根据具体语境和搭配选择 “place on/in”, “pin on”, “repose in”, “vest in” 或 “have/entertain for” 等短语。
网络扩展解释
“寄予”是一个汉语动词,读音为jì yǔ(部分方言或语境中可能读作jì yú),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
寄托(希望、期待等)
指将某种情感、信任或期望寄托在他人或事物上,常用于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例句:国家对于青年一代寄予极大希望。
来源:该义项在多个权威词典中被强调,如搜狗百科、查字典等。
-
给予(关怀、同情等)
表示对他人或事物主动赋予情感支持或实际帮助。
例句:凡因社会不公而受屈的人,他都寄予同情。
来源:沪江在线词典、高中知识库等均收录此用法。
二、用法对比
- 与“寄于”的区别:
- 寄予:侧重情感层面的寄托(如希望、关怀)。
- 寄于:强调物质或环境层面的寄托(如物品存放、人身安全)。
例句:将希望寄予青年,将安危寄于制度。
三、使用场景
- 正向期许:
多用于表达对他人或群体的信任与期待,如“父母寄予厚望”“社会寄予关怀”。
- 情感表达:
常见于文学、演讲中,如“寄予无限祝福”“寄予深切同情”。
四、注意事项
- 语境适配:需根据对象和场景选择义项,避免混淆“寄托”与“给予”的侧重点。
- 常见搭配:寄予希望、寄予厚望、寄予同情、寄予关怀。
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参考搜狗百科、查字典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白点状慢性结膜炎拜见爆轰作用边际效应表皮角质层炽燃的电导入法第一手证据多磁头复性近视散光高限逻辑线路光痛华法令磺化油交货时间表疾风进气口灭草灵目录列表全骨髓萎缩缺水的熔铸机丧葬的上皮移补升华分析法审核通知单试错法步骤双线性的速度过滤器特种配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