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蜡样芽胞杆菌英文解释翻译、蜡样芽胞杆菌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Bacillus cereus

分词翻译:

蜡的英语翻译:

candle; cere; wax
【化】 wax
【医】 cera; cero-; wax

样的英语翻译:

appearance; kind; sample; shape
【医】 sample

芽胞的英语翻译:

【医】 germ; spore; sporo-

杆菌的英语翻译:

bacili
【医】 bacilli; bacillo-; bacteria; rod bacteria

专业解析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是革兰氏阳性、杆状、产芽胞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细菌,属于芽胞杆菌科(Bacillaceae)。其名称源于拉丁语“cereus”(意为“蜡状”),源于早期实验中该菌在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蜡样菌落特征。

从生物学特性看,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植物和食物中,可形成耐高温的芽胞,在20-40°C范围内均可生长。其细胞形态为直杆状,直径约1.0-1.2μm,长度3-5μm,在不良环境下形成椭圆形中央芽胞。代谢方面具有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的特性,但无法分解甘露醇。

在医学领域,蜡样芽胞杆菌可产生两种毒素:热稳定性催吐毒素(耐120°C高温)和热敏感性肠毒素。前者导致呕吐型食物中毒,常见于米饭、面食等淀粉类食物污染;后者引发腹泻型中毒,潜伏期6-15小时。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统计显示,该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占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2-5%。

工业应用方面,其分泌的蛋白酶和磷脂酶C被用于生物洗涤剂生产,芽胞形成机制研究为抗辐射材料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但在食品安全领域,需通过巴氏消毒(80°C维持20分钟)和4°C以下冷藏来抑制其繁殖。

(参考资料:1.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分类数据库;2.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细菌命名准则;3.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4.柳叶刀传染病学期刊;5.美国CDC食源性疾病年报;6.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期刊;7.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指南)

网络扩展解释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因菌落表面呈蜡样光泽而得名。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其特征:

1.基本定义与生物学特性

2.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3.食品安全与防控

4.应用与争议

5.与其他细菌的关联

蜡样芽胞杆菌既是食源性致病菌,又在特定条件下具有应用价值。其耐热特性使其成为食物中毒防控的重点对象,建议通过规范食品储存和加热降低风险。如需完整检验标准,可参考《GB4789.14-2014》。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本期支出编码过程兵役税财产没收纯净水煤气带喙伊蚊单孢子虫目单向二极管二氟联苯关苍术管理比例国民大陪审团含一分子结晶水的晶体呼吸调节检索字段交织丝加塞氏管家族的距舟骨宽叶远志毛发感觉羟苯丙酸茜素亮绿熔解物双边清算诉讼辅佐人调压钟瞳孔反应迟钝臀肌粗隆未抵押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