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蠟樣芽胞杆菌英文解釋翻譯、蠟樣芽胞杆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Bacillus cereus

分詞翻譯:

蠟的英語翻譯:

candle; cere; wax
【化】 wax
【醫】 cera; cero-; wax

樣的英語翻譯:

appearance; kind; sample; shape
【醫】 sample

芽胞的英語翻譯:

【醫】 germ; spore; sporo-

杆菌的英語翻譯:

bacili
【醫】 bacilli; bacillo-; bacteria; rod bacteria

專業解析

蠟樣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是革蘭氏陽性、杆狀、産芽胞的需氧或兼性厭氧細菌,屬于芽胞杆菌科(Bacillaceae)。其名稱源于拉丁語“cereus”(意為“蠟狀”),源于早期實驗中該菌在瓊脂平闆上形成的蠟樣菌落特征。

從生物學特性看,該菌廣泛存在于土壤、水體、植物和食物中,可形成耐高溫的芽胞,在20-40°C範圍内均可生長。其細胞形态為直杆狀,直徑約1.0-1.2μm,長度3-5μm,在不良環境下形成橢圓形中央芽胞。代謝方面具有分解葡萄糖、麥芽糖和蔗糖的特性,但無法分解甘露醇。

在醫學領域,蠟樣芽胞杆菌可産生兩種毒素:熱穩定性催吐毒素(耐120°C高溫)和熱敏感性腸毒素。前者導緻嘔吐型食物中毒,常見于米飯、面食等澱粉類食物污染;後者引發腹瀉型中毒,潛伏期6-15小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統計顯示,該菌引發的食源性疾病占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2-5%。

工業應用方面,其分泌的蛋白酶和磷脂酶C被用于生物洗滌劑生産,芽胞形成機制研究為抗輻射材料開發提供理論依據。但在食品安全領域,需通過巴氏消毒(80°C維持20分鐘)和4°C以下冷藏來抑制其繁殖。

(參考資料:1.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分類數據庫;2.國際微生物學會聯合會細菌命名準則;3.伯傑氏系統細菌學手冊;4.柳葉刀傳染病學期刊;5.美國CDC食源性疾病年報;6.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期刊;7.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指南)

網絡擴展解釋

蠟樣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種革蘭氏陽性大杆菌,因菌落表面呈蠟樣光澤而得名。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特征:

1.基本定義與生物學特性

2.緻病機制與臨床表現

3.食品安全與防控

4.應用與争議

5.與其他細菌的關聯

蠟樣芽胞杆菌既是食源性緻病菌,又在特定條件下具有應用價值。其耐熱特性使其成為食物中毒防控的重點對象,建議通過規範食品儲存和加熱降低風險。如需完整檢驗标準,可參考《GB4789.14-2014》。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