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jure divino
according to; in light of; in terms of; in the light of
【经】 per
day; God; Heaven; nature; sky; weather
【法】 sky
law; restrain; rule
"按照天律"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分解为两部分进行解读:
一、基本释义 "天律"由"天"(自然法则/宇宙秩序)和"律"(规则/法度)构成,指代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运行规律。《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自然界的法则"(第11卷,p. 237),《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自然界不可变更的规律"(第3版,p. 1287)。英语对应翻译为"cosmic law"或"natural ordinance"(《新世纪汉英大词典》,p. 1453)。
二、哲学内涵 该词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周易·系辞》提出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中华书局,2011)与之形成互文。在道家典籍中,《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强调天体运行自有其内在规律。
三、文化应用
四、汉英对照 《现代汉英词典》(外研社,2020)给出两种译法:
该词的学术性用法可见于《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对"天人关系"的论述,以及《中国古代科技史》(李约瑟著,科学出版社中译本,2015)中关于传统天文观测方法的记载。
“天律”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指自然界季节、气候等变化的规律。例如晋代陆云在《喜霁赋》中通过“反极阴於天律”描述顺应自然节律的意境,体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
形容事物本身具有的和谐韵律,多用于文学或艺术领域。唐代刘禹锡在《卢公集纪》中以“孤桐朗玉,自有天律”比喻诗文与音乐的天然美感,强调自然与创作的融合。
指神话或宗教中上天制定的法则,带有神圣不可违抗的意味。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道士符咒上的警示:“有违天律,罪不汝贷”,反映了古代对天律的敬畏。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用例和现代延伸,需注意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侧重。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出处,可参考、5等来源。
成分条件处理资料促过敏作用粗汗蜡粗页岩油点源端极孢子段引用串厄米共轭发黑氧化处理废止遗赠撼含硒的化学受体活典质基骨金衡制进口报关即时付款的折扣卷须霉素局部电池控制终端洛伦兹群免于假扣押能说会道的女生殖腺鞘内的丝连多形核白细胞四乙代丁二酸条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