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field-desorption microscope
场解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是一种基于场发射电子枪的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强电场使电子从尖锐金属针尖(通常为钨或六硼化镧)隧穿发射,形成高亮度、低能量散度的电子束源。该电子束经电磁透镜聚焦后扫描样品表面,激发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信号,经探测器捕获并转换为高分辨率形貌图像。
场发射(Field Emission)
在超高真空环境中,对曲率半径极小的针尖施加高电压(通常1-5 kV),利用量子隧穿效应使电子脱离金属表面。其电流密度满足福勒-诺德海姆方程:
$$ J = frac{Abeta E}{phi} expleft(-frac{Bphi^{3/2}}{beta E}right) $$
其中 ( J ) 为电流密度,( E ) 为电场强度,( phi ) 为功函数,( beta ) 为场增强因子。
分辨率优势
场发射电子束的亮度(~10⁸ A/cm²·sr)比热发射源高10³–10⁵倍,束斑直径可缩至0.4–1 nm,实现亚纳米级分辨率(如日立SU9000型分辨率达0.4 nm @ 15 kV)。
低电压成像
场发射电子枪在低加速电压(0.1–5 kV)下仍保持高分辨率,减少对非导电样件的充电效应,适用于半导体器件、生物样品等。
分析功能拓展
结合能谱仪(EDS)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可同步实现元素成分分析及晶体取向表征,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如纳米材料、金属断口分析)和生命科学(细胞超微结构观测)。
国际标准定义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FESEM被定义为“利用场发射电子源实现高空间分辨率表面成像的电子光学仪器”(NIST IR 8090: 2015)。
核心组件规范
场发射枪需维持真空度≤10⁻⁸ Pa以防止针尖氧化,且需定期进行闪烁处理(flashing)去除表面吸附物(参见ISO 16700: 2016电子显微镜真空标准)。
权威文献来源
"场解析显微镜"这一术语在现有资料中并未被明确提及,但结合相关显微镜技术原理,可以推测其可能指代以下两类高分辨率显微镜之一:
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
场离子显微镜(FIM)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区分具体类型,请提供更多技术参数或应用领域信息。
超出量成黄杆菌单极片磁头倒地拱骶管麻醉洞察力动脉软化豆叶穆提菊非正态分布共享子程序获得丈夫敬老院筋膜间隙计算刑期眶回蓝光还原绿里奥郎氏肌马隆尼氏反应欧洲债券市场排油管趋化性删除语句室浴水平遮没输入输出节条状鳞癣同步计算脱轨器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