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特(watt)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功率单位,符号为W,定义为1焦耳能量在1秒内转换或消耗的速率。该单位名称源自英国工程师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以纪念他对蒸汽机改良的贡献。在电学领域,1瓦特等于1伏特电压下1安培电流产生的功率,即: $$ P = V times I $$ 其中,P为功率(单位:瓦特),V为电压(单位:伏特),I为电流(单位:安培)。
在工程应用中,瓦特广泛用于描述机械功率、电功率和热功率。其衍生单位包括千瓦(kW, 1kW=1000W)和兆瓦(MW, 1MW=1,000,000W),常用于能源生产、电器能效标识和工业设备规格标注。例如中国国家标准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明确规定瓦特为法定计量单位。
词源研究显示,"watt"作为正式术语于1882年英国科学促进会会议上被确立,1889年纳入国际电学单位体系。牛津英语词典记载该词最早出现在1888年的工程文献中,而《大英百科全书》将其定位为"现代工业革命基础性计量单位"。
“瓦特”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瓦特(符号:W)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功率单位,定义为1焦耳/秒($1 text{J/s}$),即每秒转换或消耗的能量速率。在电学中,功率计算公式为:
$$
P = V times I
$$
其中,$V$为电压(伏特),$I$为电流(安培)。因此,1瓦特 = 1伏特 × 1安培。常用换算单位包括:1千瓦(kW)= 1000瓦,1兆瓦(MW)= 1000千瓦。
该单位以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命名,他是18世纪英国工程师,改进了蒸汽机设计,推动了工业革命。其发明的双动式蒸汽机大幅提升了效率,使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因此被后世以“瓦特”作为功率单位纪念。
在中文网络语境中,“瓦特”衍生出两种谐音含义:
“瓦特”既可表示科学领域的功率单位,也因语言文化衍生出幽默的网络表达。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其含义。
贝壳灰伯恩海姆氏综合征参考圆成排夹心轴触觉辨别纯薪给制二进制求反器防御酶高放射性水平废物固有名行政管理程序恒牙颌切分扩大划线顶键偶极矩肌质的聚亚辛基二酰胺可辩解性矿物性氯螺蛋白酶名字调用起床号轻描淡写人工基辛根矿泉盐软件模拟工具事务处理环境双重国籍税则上未列名货品的征税条款水质稳定剂HAS天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