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orner
side
【医】 latero-; latus
front tooth; incisor
侧门牙(lateral incisor)是位于人类牙列中切牙(中门齿)与尖牙之间的恒牙,属于切牙类牙齿。根据牙科解剖学标准,其编号在通用编号系统中为#7和#10(上颌)、#23和#26(下颌)。作为前牙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门牙具有以下特征:
形态特征
牙冠呈楔形,切缘较中切牙短约1-2毫米,近中切角较锐利,远中切角圆钝。牙根多为单根,长度约为牙冠的1.5倍,常见弯曲现象。上颌侧切牙常出现畸形舌侧窝或牙中牙等发育异常。
功能特性
主要承担切割食物的初级咀嚼功能,协助发音(尤其发齿龈音时),并在面部美学中起支撑口角弧度作用。研究显示其咬合力约为50-70牛顿,低于中切牙但高于尖牙。
临床意义
约2.3%人群存在先天性侧切牙缺失,多见于上颌。种植修复时需注意其牙槽骨厚度通常仅4-5毫米,骨移植成功率约82%。正畸治疗中常作为支抗牙使用。
该术语在《口腔解剖生理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和《Wheeler's Dental Anatomy, Physiology and Occlusion》(Elsevier出版)中均有明确定义。国际牙科联合会(FDI)将其归类为12、22、32、42号牙齿,具体编号依据牙位系统不同有所差异。
“侧门牙”是口腔医学中用于描述牙齿位置的术语,具体含义如下:
侧门牙即侧切牙,属于门牙(切牙)的一种。它位于上下颌牙弓中线两侧,紧邻中切牙(即正门牙),左右各一颗,上下颌共4颗。例如,上颌侧切牙位于中切牙和尖牙之间。
侧切牙形状较中切牙略窄小,牙冠呈铲状,边缘较薄,适合切割食物。其牙根较短且单根,表面覆盖坚硬的牙釉质,有助于保护牙齿磨损。
“侧门牙”在口语中常指侧切牙,但严格医学分类中,门牙仅包括中切牙和侧切牙(共8颗),而尖牙(犬齿)属于另一类牙齿。古代文献中“门牙”也偶指军营门前的牙旗,属引申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牙齿结构或治疗方案,建议参考口腔医学专业资料。
并合式模拟长度超化学计量茶室杜克雷氏杆菌法律手续反叛蜚语惯用的估价备抵固有方法海底生物核吸收降下假孕激肽蓝色打印末梢边内轨迹反应惹利氏缝术三十一烷实时控制程序收养者水阻糖胺天然小苏打头上物外展过度综合征微系统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