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尸僵英文解释翻译、尸僵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rigor mortis
【医】 cadaveric rigdity; mortis rigor; postmortem rigdity

分词翻译:

尸的英语翻译:

cadaver; carcase; carcass; corpse; dead body

僵的英语翻译:

deadlocked; numb; stiff

专业解析

尸僵(Rigor Mortis)是法医学与病理学中的重要死后现象,指生物死亡后肌肉逐渐僵硬、关节固定的生理变化过程。其英文术语为Rigor Mortis(拉丁文,直译为“死亡的僵硬”)。以下从定义、发生机制、时间进程及法医学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专业解析:


一、定义与特征

尸僵是死后肌细胞因生化变化导致的不可逆强直收缩现象。表现为:


二、发生机制

尸僵的核心成因是ATP耗竭引发的肌纤维锁定:

  1. 能量代谢终止:死亡后呼吸停止,ATP合成中断;
  2. 肌动-肌球蛋白复合体固化:ATP不足时,肌球蛋白头端无法脱离肌动蛋白,肌肉持续收缩;
  3. 乳酸积累:无氧代谢产物降低pH值,加速蛋白质变性凝固。

三、时间进程(常温下典型规律)

阶段 时间范围 表现
初始形成 死后1-3小时 下颌、颈部开始僵硬
完全发展 死后12小时 全身僵硬达到高峰
逐渐缓解 死后24-48小时 肌肉软化,关节可动
完全消失 死后72小时 肌肉恢复松弛状态

注:温度、体型、死因(如痉挛性毒物可加速尸僵)均会影响进程。


四、法医学意义

  1. 死亡时间推断:尸僵程度是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MI)的关键指标之一;
  2. 死亡姿势固定:可反映临终体位,辅助判断是否移尸;
  3. 死因分析:突发死亡(如心梗)尸僵出现较慢,痉挛性死亡(如破伤风)则发展迅速。

权威参考文献

  1. 《法医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系统阐述尸僵的生化机制与法医应用标准。

  2. 《牛津法医学手册》(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定义 rigor mortis 为 "post-mortem muscle stiffening due to chemical changes in myofibrils".

  3. 美国国立司法研究所(NIJ)指南

    强调尸僵在犯罪现场勘查中的证据价值(链接存档)。


术语对照:

尸僵 → Rigor Mortis

缓解期 → Resolution Phase

下行性尸僵 → Descending Rigor Mortis

网络扩展解释

尸僵(Rigor Mortis)是死亡后出现的尸体现象,指肌肉逐渐变得强硬僵直、关节固定的过程。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表现

尸僵是死亡后肌肉从松弛状态转为僵硬的过程,表现为关节无法弯曲(如口不能开、四肢不能屈伸)。这一现象由肌肉细胞内的生化变化引起,最终导致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结合形成僵直复合体。

二、时间进程

  1. 起始时间:死后10分钟至7小时开始出现,通常在2-3小时内局部肌肉僵化,6-8小时遍及全身。
  2. 高峰期:12-15小时达到最大僵硬度。
  3. 缓解期:24-48小时后逐渐软化,3-7天完全消失,顺序常与发生顺序一致。

三、发展顺序

四、成因机制

  1. 能量代谢停止:死后ATP(能量分子)耗尽,钙离子无法被泵回储存,导致肌肉持续收缩。
  2. 乳酸积累:无氧酵解使pH值下降至5.6,促使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结合。
  3. 蛋白质凝固:低温或特定死因可能加速肌肉蛋白变性,加剧僵硬。

五、影响因素

六、法医学意义

尸僵是判断死亡时间、姿势及死因的重要依据。即使仅一处(如下颌)出现僵直,即可确认死亡。此外,尸体分解过程中肌肉张力变化可能导致姿势改变,但属于自然现象。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生化细节,可参考法医学专业文献或权威百科。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埃伯特氏周皮阿朴巴列订货确认多偶氮酸性染料分析用细算表公理描述硅凝胶体化学变化律滑座加密算法交直流电铃加压处理器基瑙林克拉克法克里斯托弗氏点枯酰氨蓝糊立即处死磷酸葡萄糖异构麦片粥偏身手足搐搦漂移空间亲水处置法折耗手控试验设备四元聚合物悚然的碳化硼提桶